判绞,知县汤应求判绞,涂如松判绞 。
此外,在刑审过程中,有八名人证难熬杖刑,当场被打死,还有二十一人无辜亲属邻里因往来拖累以致贫病而死,有六座有主坟墓被挖,无关尸骨三次被蒸煮,为此倾家荡产、失业失地的更达百人以上 。
雍正十三年八月,刑部发下处决部文,命将蔡灿处斩,其他人犯在秋后处决 。
然而,几乎在部文下达的同时,这案子却突然峰回路转,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因为,“死人”杨氏“复活”了——失踪了五年多的杨氏,突然现身了!

文章插图
清代酷刑
其实,杨氏此时并不想现身,她的现身是一个突发的偶然事件 。
发现她的人是麻城新任知县陈鼎 。
陈鼎是如何发现杨氏未死的?
只能说,这世间还是有好人的 。
陈鼎说,他在雍正十二年四月到麻城当县令,当年就闹了旱灾,求雨也不应,未免心焦 。一旁的杨县丞接话说,是不是因为麻城有冤案,上天警告我们?陈鼎听杨县丞话里有话,忙追问原因 。杨县丞就把涂如松的冤案一五一十地和他说了 。
于是,陈鼎就对这个案子上了心 。回衙后,把这件案子的宗卷取过来一一细看,发现其中确实疑点重重 。觉得此案的突破口应该在杨氏身上,便让亲朋好友到麻县周边府县打听杨氏下落 。没过多久,竟得到了杨氏的消息 。
杨氏是被一位接生婆发现的 。
原来,杨氏一直藏在杨同范家,时间久了自然觉闷,后来听说涂如松已经被省里定罪了,认为风头已过,就回到了娘家,藏在了哥哥杨五荣家的仓库里 。
雍正十三年,杨五荣的老婆生孩子,杨氏在一旁帮嫂子助产 。接生婆来了,忙乱之间,杨氏竟然忘记了躲避,后来匆匆离开,但依然被接生婆看见了 。
接生婆是本地人,怎么可能不认识同村的杨氏?于是,就向知县陈鼎报了信,陈鼎得信,怕夜长梦多,马上带着差役连夜从县衙出发,黎明时分突然闯入杨五荣家中,在仓库里把杨氏搜出 。
下面,最重要的事就是验明杨氏真身 。
陈知县首先把涂杨两家亲属和近邻都召集到了县里,进行指认 。
然后,又把涂如松和许多同龄男性混在一起,让杨氏辨认哪一个是她丈夫 。当杨氏来到涂如松身边时,低下头一句话都不敢说,满脸都是羞愧之色 。而涂如松则因为恨到极点,头发都气得竖起来了,满堂都是哭泣之声 。
杨氏没死,已是事实,谁也不可改变了 。
于是,高仁杰急了,湖北总督迈柱更急了 。这案子如果逆转,他这个总督威望必将大损,用人失察的罪责他注定是逃不掉了 。
正在总督着急的时刻,案情竟然又发生了变化 。
造成这次变化的人是杨五荣,也就是杨氏的哥哥 。
他在大堂之上一口咬定,所谓的杨氏出现,是个骗局 。
说现在被抓到了杨氏,只是个冒牌的,是个不知从哪里来的流娼,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头天晚上假意到他家住宿,当夜,陈知县就带人把她抢出去,说是自己窝藏了妹妹杨氏 。
总督迈柱闻信大喜,立刻以杨氏真假未定为由,下令重审 。
不过,这次重审此案的人不是陈鼎,陈鼎早已被总督剥夺了继续审理此案的资格 。

文章插图
清代街景
这次前来再审的三个衙门的官员,即布政司,按察司和武昌知府 。
“布政司”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官品为从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 。
- 新中国四大奇案在线观看 新中国四大疑案是什么
- 风水龙脉图 风水龙脉水沙图
-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古代文学常识积累
- 唐宋元明清之前的朝代
-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南宋王应麟,为什么后面有元明清的事情呢?
- 逆天奇案演员表
- 最具代表性的21首古诗 明清诗歌代表作品
- 女孩扶老人被讹,证明清白后起诉老人索赔5万,对此你怎么看?
- 扶老人被讹,监控证明清白后,向老人索赔1万元,法院会如何判?
- 扶老人被讹报警,警察调查后证明清白,老人这种情况构成诈骗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