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春寒》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作者:宋代:梅尧臣
此诗中,诗人把春天倒春寒的景象用比喻形容的手法,表达出此时此刻望景忧抑的心情 。
词解: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春天的景色本应该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年春天的天空上却阴云密布,冬眠的蝴蝶刚要复苏,因为春寒又把翅膀收拢起来,含苞待放的花朵也因为天气冷而推迟开放,酒馆门前树上的旗帜随着微风飘动着,萦绕在山间的那片阴云酿成了一阵凉雨,春天的美景我从来没有辜负过,可今年游春赏春的兴趣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在寻玩了 。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我是钰姐,我来回答 。
今年2月4日立春,距今日已2天了,虽然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但仍感觉初春的寒意 。如今看到“春寒”的问答题目,一时便来了兴致 。感谢提问者给我一吐为快的机会 。
一、从民间节气特点理解“春寒” 。立春,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立春后,春回大地,鸟语花香,暖风习习 。
然而,虽然气温回升,大地回暖,我们却仍会感觉异常寒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寒料峭” 。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曾记载:”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可见春寒的威力不小 。
古诗也曾云:”律回风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虽然春回大地、草木萌发,但此时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 。正如农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我们人体的皮肤表面分布着呈块状的热感受点和冷感受点,冷点多于热点 。面部、躯干皮肤对冷的敏感性比四肢皮肤高,前额皮肤对冷敏感,对热不敏感 。
所以,气温虽然回升,但因我们感受暖点不敏感,仍会感受到初春的寒冷--春寒料峭了 。这就是我们节气意义上的“春寒” 。
《春寒》这首古诗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

文章插图
二、从古诗《春寒》中理解“春寒” 。从题目来看,单从字面理解“春寒”的意思,会有失偏颇 。我们需结合《春寒》这首古诗的上下文来理解,作者心目中的“春寒”到底为何意 。
《春寒》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01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诗的首联,点明春天另面的季节特征,因为春天给人的感受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但在梅公的首联里,却是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 。“云容薄”是初春云雾的特点 。诗的首联,便揭示了诗人初春抑郁的情怀 。的确,这个春天不一般 。
02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诗的颔联,对仗工整,语意隽永 。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景物特征,人都感觉寒冷了,更何况其他生物呢 。蝴蝶因气侯寒冷而紧缩着翅膀,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放 。”蝶寒“对”花冷“;”方敛翅“和”不开心“都是状态不佳的状态,更见诗人的心情 。
其中的”不开心“更是一语双关 。情景交融,写景及人,移情手法,别具一格 。与其说”花冷不开心“,不如说是诗人的不开心,内心惆怅和愁苦 。我认为诗人的颔联,写得非常精妙,笔者非常喜欢 。首联点明”春“,颔联则点明”寒“了 。妙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