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牢狱之灾的风水 哀牢山龙脉风水( 二 )


那一年,李忠明光荣退休,守护哀牢山的担子交到了李林国肩上 。“山山相连,峰峰相似,下雨时雾浓,极容易混淆,如果迷路了想顺着河找出路,在哀牢山里有可能四五天都走不出来,处处是断崖,大意不得 。”李林国说 。
哀牢山的上部比较缓和,形成了一片台地 。但这个台地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千沟万壑,再加上地表遮天蔽日的森林,林中处处断崖、灌丛、溪流、深沟,再有落叶与烂泥长期堆积腐烂成泥淖,整片山犹如一座幽暗而危险的迷宫 。
“哀牢山多雨,不是那种狂风暴雨,而是云里雾里、淅淅沥沥不停息的那种小雨,可以持续几周而不见天日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科研监测科科长梁涛说,整个森林都浸入了水汽之中,无论是活树、枯木还是苔藓,都长期处于湿漉漉的状态,深山中干柴难寻,生火极为不易 。
然而,这个对人类“不友好”的山脉,却是植物的天堂 。
哀牢山以东是波状起伏的云贵高原,以西是切割剧烈的横断山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 。
层次分明的气候造就了哀牢山植被完整的垂直带谱,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多样 。保护区内已知野生管束植物178科662属1354种 。其中,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伯乐树、水青树、香樟等14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
在植物区系的划分上,云南处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和分界地带,哀牢山地区恰恰又处于这一南北交错过渡地区 。山之西南,是滇南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热带森林,热带成分丰富 。山之东北,则是滇中高原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林下多温带树种,温带草本丰富 。
全国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就位于哀牢山保护区 。记者曾跟随向导,顺着那些不明显的林间小道走进这片森林,踩着陈年的落叶不断深入,只见浓荫蔽日,林木葱茏,四处都是虬枝老藤,茸茸的地衣羽癣附着在树干、藤蔓上,林中负氧离子极高,生态环境极好 。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局长郭斌介绍,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顾名思义,湿润是它的主要特征,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在温带中生长的亚热带森林 。森林系统对空气湿度的气候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哀牢山就像是云南省的一片“绿肺” 。
“野性十足”的山
10月2日晚,哀牢山金山丫口鸟类环志(注:一种搜集鸟类迁徙、繁殖等数据的研究方法)监测点附近,一只上体呈飞羽为石板灰色,头顶和羽冠呈黑色的疑似鹭科鸟类进入了环志人员的视线 。
“虎斑夜鳽!真的是虎斑夜鳽 。”梁涛兴奋地说,这种鸟类又名海南虎斑鳽,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云南等省份,从发现命名到现在的120多年时间里,关于它的记录相当有限 。2000年,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调整至濒危等级,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云南大学鸟类学博士赵雪冰介绍,在确切的科学记录中,2008年10月2日,镇沅县金山丫口鸟类环志监测点环志到1只虎斑夜鳽,此次发现系同一地点的第二次发现 。“能够在同一地点两次环志到这种鸟类,确实让人很高兴,也很有科学研究价值 。”赵雪冰说 。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候鸟南迁越冬的重要中转站和通道之一,新平哀牢山中部的金山丫口、者竜乡的打雀山和建兴乡的老箐每年白露节前后,都有上百种候鸟经此休息、南下越冬 。2004年以来,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共监测到夜间迁徙候鸟五万多只,种属超过230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