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牢狱之灾的风水 哀牢山龙脉风水


11月13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4名工作人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出发,走进哀牢山雾气缭绕的密林,再没有走出来 。
密林重重、阴雨大雾、瀑布险崖、信号空白、磁力紊乱,甚至还有黑熊出没——新闻报道中的哀牢山,仅凭名字就令人心生畏惧 。
事实上,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 。
它是一条横亘在云南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上,绵延约400公里的绿色长龙 。
从山麓至山顶,哀牢山绽放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伯乐树、红豆杉、长蕊木兰等一大批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这里枝叶扶疏,生机勃勃 。
哀牢山堪称生物物种“基因库” 。以西黑冠长臂猿、云豹、黑熊、绿孔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在此,国际候鸟常年从这里中转通过 。
哀牢山区域还有哀牢古国、土司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孕育了丰富多彩、异常灿烂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
“不近人情”的山
关于哀牢山名字的由来,云南民间各地说法不一 。一种是得名于哀牢国,哀牢山是矗立在其疆土以东的界山,据《后汉书·哀牢传》中记载,这是一个公元前5世纪初的傣族政权,位于云南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大致形成于战国中后期,后归属东汉,哀牢国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另外一种说法是傣语音译,“哀牢”在当今傣语意为“酒气”,进而推测是“哀牢”发音接近傣语“AiLong”,汉语译为“大哥”或“老大”的意思 。
哀牢山上的高原原始森林,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凶险之地 。唐朝初年骆宾王的《从军中行路难》,生动地道出了边关将士在哀牢山区行军的千辛万苦:“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 。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
在诗中,一片无穷无尽的丘陵横在眼前,苍茫的山林连接天边,山路高危,峰顶上紫气缭绕,道路险阻 。在这里,绝壁千里,连山四望,都是连绵不断的原始山林,这就是哀牢山,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未及的不毛之地 。
而在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诗句中,“雾毒飞鸢堕,风腥巨蟒过 。已还生定远,犹类病维摩”,哀牢山则是山林毒雾遍布,巨蟒出没,如果染了山中瘴病,就算能救活也要丢半条命 。
记者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了解到,哀牢山走向为西北—东南,北起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抵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全长约400公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峰有9座,主峰是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镇境内的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 。
【有牢狱之灾的风水 哀牢山龙脉风水】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划定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跨云南省三州(市)六县(市):玉溪市的新平县,楚雄州的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总面积为6.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5.1% 。
数十年前,新平县者竜乡一带有一位彝族猎户李忠明,因擅长猎鹿,大家都叫他“马鹿匠” 。保护区成立之后,李忠明不再打猎,因熟悉哀牢山地形,成为一名护林员 。儿子李林国29岁那年,李忠明带着他上了一次大磨岩峰 。
“大磨岩峰是父亲的辖区,去的时候他找路,教我在树皮、竹子上做记号,让我在高点观察山形,记下附近有几个沟、几个山包,回的时候他就让我走前面带路 。”李林国回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