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诈骗又出新花样,已有上万老人被骗!赶紧提醒爸妈( 二 )


文章图片
;养老诈骗套路多,老年人需警惕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的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 。那么“养老”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呢?来看警方的提示 。
首先来了解一下与艺术品收藏相关的诈骗形式,具体包括:
夸大收藏品价值骗取“标的费”,以高价回购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购买收藏品行骗;
免费鉴宝“局中局”诈骗,诈骗分子成立鉴宝机构或与某鉴定机构合作,通过各种形式伪装成较为专业鉴宝机构,并由所谓“专家”说服老年人购买藏品然后实施诈骗;
安排专人做“托儿”,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以高利润欺骗老年人购买,然后以拍卖为名,收取本金后,携款潜逃;
还有数字收藏骗局,就是以独一无二数字商品为名,炒作虚拟物品的价格,存在很高的金融投资风险 。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提示: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一定要到专业部门,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 。

警惕!诈骗又出新花样,已有上万老人被骗!赶紧提醒爸妈

文章图片
;此外,老年人需警惕的骗术还包括“文旅市场诈骗”,常见形式包括:
以低价旅游诱惑老年人参团,骗取老人钱财后潜逃;
导游与购物场所相互勾结,强制老年人高价购买假货或与质量不符的产品,不买不准离开;
旅游途中,安排保健品销售讲座,通过强制、诱导等手段,欺骗老年人不理性消费;
推出“旅游看房团”等旅游产品,利用“老年社区”“养老基地”等“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诱骗老年人购买“养老房”;
另外,在旅游过程中,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旗号,以许诺还本付息等投资方式,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等 。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提示:老年人一定要学会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签约正式旅游合同,对自己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