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相信电影《摔跤吧爸爸》给你带来的紧张感还没从你的脑海里消去,父亲与女儿的故事,女儿的成长,从听从父亲到反抗父亲到重新依赖父亲,情节跌宕起伏,牵动着观众的心 。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我认为电影极大地挑战了男权 。
印度,一个把女性视为低一等生物的国家,童婚、一夫多妻的制度都见怪不怪 。而一个父亲能够通过摔跤来帮助女儿改变命运,无疑是挑战了男权 。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父亲在教三女儿学英文 。其实,父亲的愿望,是希望女儿能够成长成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独立女人,能够有自己的自由,自己自主,不再受印度传统封建思想胁迫,无论是摔跤也好,还是读书也罢,
即使是女孩们的妈妈,都依旧困于守旧的思想,理所当然地认为洋娃娃是女孩玩的,小汽车是男孩玩的,摔跤是为男孩准备的 。
父亲这样的思想,在印度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显得多么的珍贵 。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然而一开始,女儿们是无法理解父亲的做法的, 甚至可以为了训练而剪掉她们的长发,这 女儿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直到听到同龄女孩的一段话:“我一满14岁,就被匆匆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一辈子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烧饭 。”
女儿们才恍然大悟,从此自己主动早起训练 。
在决赛前夕,女儿问父亲该用什么策略夺冠 。父亲告诉她:如果你明天赢,胜利将不仅属于你,也属于千千万万像她们一样的女孩,属于所有被认为不及男孩,只能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在相夫教子中度过一生的女孩 。
被剥夺童年去训练摔跤,和男孩们摔跤,反抗时被剪掉头发,忍受全村人的冷嘲热讽,最终为印度夺下diyi枚jinpai 。女儿的一点点在成长,一点点挑战了男权,告诉了全印度人民:谁说女子不如男?
《摔跤吧爸爸》哪些细节让你难忘《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大家如果只看故事梗概,先入为主地会认为这是宣扬男女平等,为国争光的俗套电影,在印度男女极度不平等、有着宗教顽疾的社会背景下,这部电影无疑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但是在中国,它之所以能感动很多人,我想不在于这些俗套桥段和价值观,而在于人类相通的情感,阿米尔汗塑造的父亲的形象,是真实的,且令人动容的 。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1、一边是残忍,一边是心疼
《摔跤吧爸爸》是挑战了男权,还是屈服于父权

文章插图
贯穿全剧的一句话:明天5点做好准备 。
在童年时期女儿眼中,父亲是独裁者和暴君,不仅以近乎残忍的方式训练她们,还剥夺了她们童年的乐趣,不许吃油炸食品,不许玩乐,甚至剪掉了她们的长发 。但是父亲对女儿们是发自内心的疼爱,他买鸡肉自己做饭给女儿补营养,晚上她们睡着了,会心疼地为她们揉腿,有一段他和妻子的对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