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校万企”如何协同创新?官方解读来了!( 二 )


雷筱云:知识产权是高校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创新与市场、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纽带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联合财政部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多措并举,强化以转化实施为目标的知识产权运用 。据统计,2021年全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达到2.7万次,同比增长33%,是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总体增速的近2倍,其中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2.4万次,占比89% 。此次,三部门联合开展“千校万企”行动,将进一步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 。
03
“千校万企”行动如何更好推动
高校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核心
竞争力提升?
雷朝滋:为更大程度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千校万企”行动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部署 。
一是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着力提升校企协同攻关能力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目标,新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强化与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提供保障 。以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建和优化整合工作,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共建,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二是发挥高校高水平创新人才聚集的优势,组织专家教授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探索实施“校企双聘”制度,遴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导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 。在合作过程中,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培育卓越工程师 。
三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派驻博士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优秀博士生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协助或组织开展技术难题攻关,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发挥派驻博士生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对接高校创新资源,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同时,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实现博士生科研能力和解决技术问题能力的提升 。
04
“千校万企”行动如何推动企业
与高校加强协同创新?
梁志峰: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特别是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发展、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千校万企”行动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企业与高校加强创新合作 。
一是聚焦企业创新需求,分层次开展对接合作 。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对接的不同需求,探索建立“揭榜挂帅”机制,帮助中小企业与高校专家团队进行对接,聚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
二是聚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引导鼓励一批高校与中小企业组建不同形式的创新联合体,以加强常态化合作,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
【“千校万企”如何协同创新?官方解读来了!】三是聚焦支持创新创业,培育孵化一批优质中小企业 。加大对包含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平台的“输血”,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
05
“千校万企”行动如何更好发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