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 。围绕“千校万企”行动的组织开展,本文采访了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 。
01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千校万企”行动?
雷朝滋:“千校万企”行动是近年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的专项行动 。行动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目标,围绕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出“七个一批”重点任务,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 。力争利用5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30个左右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和100个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校企创新联合体,开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联合部署一批协同攻关任务,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根据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实现与高校精准对接,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合作,突破一大批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强化企业需求牵引和市场化导向的知识产权布局,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
相较于以往通过科研项目推进校企合作的模式,“千校万企”行动更加全面、更加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是更加注重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发力 。三部门分别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着力调动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积极性,增强产学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
二是更加注重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的双重优势 。“千校万企”行动在着力支持推动校企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同时,注重发挥高校人才聚集的优势,采取专门举措组织高校科研人员、优秀博士生等,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难题 。
三是更加注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千校万企”行动综合考虑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同层次需求,组织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博士生等不同类型创新人才,通过联合攻关、技术服务等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创新资源精准对接 。
02
三部门为什么联合开展
“千校万企”行动?
雷朝滋: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部门联合实施“千校万企”行动,就是为了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强化协同创新,用好高校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积累,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高校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梁志峰: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我国7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来自中小企业 。开展校企合作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推动高校创新成果惠及中小企业的重要举措 。三部门开展“千校万企”行动,有利于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企业产业化创新的优势,通过加强协同合作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
- 学会这钢筋算量“黄金30条”,还有啥不会算
-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高公办义务教育规模占比 大力发展公办园
- 磨砂膏是“智商税”吗是不是用搓澡巾也差不多
- 卧室床如何摆放,做好这“3不靠3不放”,你将有个舒适的睡眠质量
- “至道学宫”被微信yongjiu封禁怎么回事曾称美国必解体
- “哈啰出行”,背后野心何在
- 33平小公寓硬是隔成两室一厅,这样的“豪宅”谁见过?
- 头发掉不停?中医五招助你“守住”发际线
- 若再装修,卫生间一定坚持“8不装”,不是矫情,而是经验和教训
- 怪咖先生的“原谅”格调,36㎡出租屋绿的过分,房东看了直叫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