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量ji的成年袋鼠与拳击手进行一场拳击比赛,谁会获胜( 二 )

同等量ji的成年袋鼠与拳击手进行一场拳击比赛,谁会获胜

文章插图
因此,仅从大致的热量消耗水平上来看,两者并没有多少差别 。
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运动类型上来看,两者都属于有氧运动,因此都非常适合减肥 。
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的长跑属于连续进行的匀速跑(绝对的匀速是不可能的,大致如此) 。
而搏击训练对于心肺的短时间冲击非常大,因此呈现出分组训练、间歇性的特点 。比如在一组连续快速击拳练习、或者一组连续踢腿动作后,锻炼者必须稍作休息,以平复一下运动心率和呼吸节奏 。
这在对抗训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短时间的激烈对抗练习后,双方都会有“累得不行”的感觉,需要休息一下 。因此,搏击运动看起来并不是纯粹的有氧运动,更像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和“短时间的高强度间歇式的无氧运动”的混合,因此会有“氧债”产生,更有利于在运动结束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燃脂水平 。
从运动感受来说,由于搏击训练产生的短时间心肺压力更大,因此普通人是不可能连续挥拳或踢腿一小时的,而长跑一小时,大多数人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都可以做到 。
从运动的综合收益看,搏击训练似乎更有优势相对于长跑锻炼,搏击操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运动综合收益的优势:
(1)对抗性 。
搏击运动天然带有“对抗”的性质 。只要有对抗,运动强度就会因为有一个对手而被带动起来,这当然会造成更大的运动强度,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 。当然,自己一个人做搏击训练(比如击空拳)或者参加有氧搏击操课程时,不会有对抗,这样的训练方式,更接近于普通的有氧运动 。因此,想要效果好,那就找个对手一起练 。
(2)对于肌肉力量的要求更高 。
这主要体现在腰腹核心肌群的力量、臀腿部的力量,以及上肢的力量 。其中,又以核心力量的要求最高 。无论是击拳、转身、踢腿,都需要腰腹核心肌群发挥重要的带动发力和稳定身体的作用 。
(3)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要求高 。
在开始搏击训练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拉伸 。因为柔韧性在搏击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步伐移动、躲闪、发力效率,比如肩部的柔韧性会影响到出拳的速度、顺畅感和出拳距离 。当然柔韧性,也和灵活性、协调性高度相关 。
当我们在练习搏击时,发生用不上力、下盘不稳摔倒等情况时,其主因并不在于我们手臂或腿部的力量不够,而是在柔韧、灵活、协调和核心肌群等方面出了问题 。通过长期的搏击训练,这些都可以得到改善 。
两种运动下,锻炼者的体形差别相比之下,单纯的长跑锻炼,很难在上述这些方面与搏击运动相比 。恰恰是这些差别,造成了搏击训练者和长跑锻炼者体形上的些许差别:
(1)长期以长跑锻炼为主的人,体形更倾向于削瘦、四肢修长,体态轻盈 。在观感上,有些长跑者甚至给人“过瘦”的感觉 。简单说,他们可以跑得更快,也更瘦,但却不够强壮 。
(2)长期以搏击训练为主的人,尤其是以对抗性训练为主的锻炼者,体形更为精干、有力 。在观感上,他们明显要比跑步者们更强壮 。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大重量ji别的拳击运动员,他们的体形和肌肉男几乎没什么差别 。不过要说明,搏击运动员并不是单纯每天挥拳,他们也需要进行大量的力量训练 。
如果是普通的搏击训练者,则体形更接近普罗大众欣赏的类型:有一点肌肉、但不夸张,肌肉线条感好,体形比例匀称,也不算瘦,恰到好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