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二 )


以上~~~~~~~~~~~~~~~~~~~~~~~~~~~~

在德云社工作的相声演员,工资待遇如何?

文章插图
德云社的工资待遇,相对高于其他相声团队 。之前德云社是按照场次计算,一场200元 。改革后保底工资一场依然200元,但额外会拿出票房收益的20%给予补贴奖励,票房收益好时可拿到三五百元,相声攒底演员会多拿100元,有职务的另加职务费,这样运作可激励演员的创作热情 。小剧场每个星期的演出场次不同,有的小队每星期10场以上,有的七八场,有的小队周五至周日才有下午场的(一天2场),有的每天都赶场2次 。多的一周赶16场,少的6场,所以收入不一样 。按着保底工资计算,一个月下来万八千应该是都没什么问题的,商演与参加综艺另算 。下图是德云5队,10月中某个星期的演出信息表 。
不要看有的小队每周6场,但如果票房收益好,依然可以收入万元 。那么商演收入会高一些,郭德纲的出场费网爆80万一场,岳云鹏50万一场(不够准确) 。德云社能够商演的人越来越多,名气小的1万至10万之间,云鹤九霄差不多都可以商演 。在2016年据《腾讯娱乐》报道:岳云鹏每场商演已经是120万,2015年是65万,一年时间翻了一倍(与德云社二八分账) 。2017年福布斯公布岳云鹏年收入已达到3190万元(排名87),郭德纲年收入7930万比2016年翻了一倍(排名29) 。之前2016年福布斯公布的德云社前十名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是福布斯公布的郭德纲历年收入,与2016年德云社部分成员收入图:
说实在的,看德云社的收入还真是很不错 。但其他不知名的相声团体就不那么乐观了,相声社运营最好的是德云社 。其他相声团体收入一般分两种,第一种与德云社以前一样,按着演出场次给钱,第二种按着盈利除去开销大伙分 。例如:李菁何云伟打造的“星夜相声会馆”(成员基本都是德云社前员工),每场演出大家所得都一样均分 。嘻哈包袱铺基本按着场次给钱,一场200元 。这两种运营模式都有弊端,均分盈利的话,对于培养新人来说几乎不可能 。新人拿的钱和知名演员一样多会导致不平衡,所以星夜相声会馆基本都是水平相差不多的,例如:王玥波、应宁、徐德亮、张德武、王文林、李菁、何云伟等等 。按场次给钱又会出现德云社之前的问题 。现在这些有点名气的相声社运营还可以,不过对一些不知名的相声社来说不赔钱已经很不错了 。在《相声有新人》中最多的赔400多万(相声演员姜涵翰),11月份,他和师傅陈寒柏商演特价票只有11元,这样的商演即使很成功,都赚不到什么钱,何况售票网站显示还有大量空位 。《相声有新人》节目中,部分相声演员的现状不容乐观 。《北京晚报》今年7月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一名姓刘的相声演员对采访人员表示:以前(2012年至2005年)每月万八千很轻松,今天自己只赚到了80元 。嘻哈包袱铺相声演员崔曙光表示:每场200元,一个月也就几千元 。以前(2012年之前)一天就可以赶10多场,一个月几万元不成问题,现在一月拿2000多元的相声演员大有人在 。这就是除了德云社其他不知名相声演员的现状,难怪郭德纲在多个公共场合对相声的未来表示堪忧 。
郭德纲表示:德云社一家繁荣不叫繁荣,必须相声界都繁荣才叫繁荣 。郭德纲在天津电视台《欢乐时光》节目的段子中他分析并表示:天下说相声的是一家 。看得出来郭德纲也非常希望相声界团结,笔者也希望相声界团结,民间相声与主流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笔者认为:当下相声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讨论其他问题,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