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公司招聘的时候都比较在乎你本科学什么而不在乎研究生、博士学什么?

重视第一学历,不是现在才有 。而是古今中外,一直以来都是重视第一学历 。
所谓第一学历是指大学本科在哪个学校读的,读的哪个专业 。尤其是在哪个学校读的 。
这是因为,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包括本科、硕博研究生,对一个人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训练,发生根本性影响的是本科阶段 。其它阶段也会发生影响,但比起本科阶段,影响力不是那么大 。
本科阶段太重要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竞争的能力大小是完全可以通过高考来判断的 。小学、初中、高中读了12年,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读书,并且能够毕业,拿到学士学位 。这个过程对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学术水平、价值观、世界观等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
所以,几乎全世界的HR都重视第一学历 。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了,对一个人的判断选择项又太多太复杂,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优秀的人辨别出来,不得不寻找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 。
而第一学历选择法恰恰符合这个标准 。所以我特别主张家长和考生们都要特别重视学校的选择 。
很多人在本科报志愿时都选择专业优先,喜欢按专业排名填报志愿,为了专业排名甚至放弃名校也在所不惜 。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
正确的选择方法是优先选择学校,宁肯专业不太理想也要读好一点的学校 。本科的专业其实不是很重要,不喜欢的话可以到研究生阶段再调整 。当然,前提是你不要搞得太离谱,南辕北辙了也是学不下去的 。

为什么大公司招聘的时候都比较在乎你本科学什么而不在乎研究生、博士学什么?

文章插图
这就是矫情 。大公司不看重最高学历,偏偏看重本科学历,这是招聘与用人的一种怪现象 。已经不是一二家公司这样,很多公司都这样,人为设置障碍,阻碍人才进入 。
一个公司创业者可能没什么文化,但是公司做大了,机构多了,有了人事部门,人事总监,人事总裁之后,他们一定忘记了老板怎么创业的,一定会设置很多门槛,来限制人才的进入 。学历是曾经学过的一个专业的记录,并不代表最高、最终水平 。人事部门为什么要设置标准?从管理角度,就是量化了,便于操作,如果发生什么情况,也有借口,显示人事部门做事了 。因此,企业都是在人事部门的标准下,招聘员工,还谈不上选拔人才 。
两位应聘者,假设一位南京大学学士,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另一位阜阳师范学院学士,扬州大学硕士,苏州大学博士 。往往是南大本科毕业生胜出 。招牌单位的理由是南大本科说明他高中阶段优秀 。高中优秀,考上一本名校,是否就说明他是人才呢?一个本科毕业生距离人才其实距离还远,但是我们的教育畸形,连招聘公司也变态 。这些公司要人才吗?不要 。他们仅仅要本科就读于名校的人员,对外宣传企业招聘了多少名校毕业生,以此显示企业人才济济 。这样的虚名有意义吗?
以这些企业的招聘标准,华罗庚来应聘也只能落选,因为华罗庚没有读过大学本科 。华罗庚是院士也不行,缺少大学教育,没上过大学,肯定不是优秀人才 。
选人、用人,如果看学历,就要看他最高学历,更要看他的实际能力 。学历、职称固然是一个标准,但是有学历、职称并不表示他就是优秀人才 。齐白石没读过书,金克木小学文化,沈从文仅仅读过几年书,梁漱溟自学成才……难道他们比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差?
企业大了,人事部权力就大了,他们可以制定各种标准来选择人才 。上周,阿里巴巴一位人事经理就斥责大专生也敢来应聘,一番嘲笑 。却不知阿里老板马云也曾经是大专生 。他是调戏大专生,还是调侃马云 。我相信这位人事干部的第一学历肯定比马云要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