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执帚南山下,半扫愁思半扫尘”两个“半”字妙处何在?( 三 )


“半”字表现的是一种缠绵悱恻、含蓄浑厚、欲迎还拒、不彻底的情致 。诗歌里用得很多 。今天来分享一首歌词 。
这是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写的是一个寡妇被骗,不得己嫁给并无爱情的阴差阳错的故事 。
这两“半”字是一分为二的意思 。即“扫”这个劳动有消除忧愁和净化环境两种作用 。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扫”的功用,增强了诗味 。如讲成“既扫……又扫……”就是一般的口水话了 。同时,他又有引人思考欲继续读下去的作用,扫愁才一半,另一半扫什么呢?读下去才知另一半是扫尘!这里的尘有两义,一是垃圾,二是世尘 。
一般来看,这两个“半字”恰好说明了一个“扫”字的全部意义,“尘”与“愁思”各占其半;
从另一方面看,这两“半”字又有着“伴”的意思,说明这个执帚南山下的人此时的心情,与愁思相伴,与尘缘未了 。
而“伴”与“扫”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则表现出诗人摇摆不定,犹豫未决的心理状态 。既要扫,又有不舍 。而不舍又加重着愁思与痛苦 。仅仅两个“半”字还不足以尽显其妙,若再加上两个“扫”字,则意义又更进了一步 。
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你提问的句子,不知提问的句子出自和人,亦不知他出句的年代背景和他当时的心境 。所以不知如何去赏析 。原句出处应该是:《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
奉上原句请作参考!
清明.七绝
亦学江州槛外人,不和风雨辫三春
黎明执帚繁华下,一扫相思一扫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