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古人所说的天文,并不全然是“详星拜斗”这样的封建迷信,也不可能是一黑板数学符号的高深莫测,只是尽可能去简单地计算“春花秋月何时了” 。不妨回顾下《日知录》中这段话的后文,比如: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
所谓“七月流火”是说到了农历七月的时候,火星就跑没影了,可能古代是有人知道火星的位置,但这话涉及的民谣只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流火即寒暑变化,所以九月份就该加衣服了 。
而之后“三星在天”这个……或许现在最常见的是“咪哩嘛哩哄,三星在天,合该你时来运转”这种卜卦之词 。但其实顾炎武将其与“妇人之语”联系到一起,是因为大概在十月份的时候,瞅见天上三星在东边撮堆之后就可以嫁闺女了 。唐代还有一首《嫁女诗》,说“三星在天银河回,人间曙色东方来 。”
所以,七月、九月、十月,这不就连一块了?别问我为啥没八月,月饼节这种重大节日是不需要民谚的,吃货都记得 。因此顾炎武所述之天文,并非是复杂如今天这样的现代天文学 。他只是感慨说:
说穿了,就是他在吐槽自己周围的人,对节气历法这些事情的感慨,犹如今日老人们对年轻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样罢了 。
古代大气污染少,夜晚灯光少,星空相对明亮,人们用星斗辨识方位,季节,时间 。
肉眼天文学是比较发达和普及的 。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能辨识北斗星北极星 。
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星区 。
和二十八星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土,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日知录》卷三十) 多被引作洞见来说明古来天文历法知识的普及,其实此言未必尽然 。顾氏所言,当为三代以上能立言者,多知天文;不可偏信为三代以上尽人皆知、皆通天文之学 。真若如此,尧舜何必颁制历法?“正朔”之说便为无据 。顾氏自是通贯,然不必句句真理 。江晓原先生对此有论说,恕不繁引 。而且,从谣谚角度来说,不过前辈经验的“教条”,几人深知其理?今人引谚,亦复如此 。
是的,古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准确的 。最简单的从易经的太极图八卦就是天文 。二十四节气构成了太极图 。而每一个节气对应着温度和特定的星星出现在特定的天空位置 。比如有个丙丁火,(记忆中好像是)2月.7月的傍晚火星将出现在南方的天空(中国地盘是在赤道以北) 。当然了,八卦上金木水火土,分别就是说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 。可以了解了解易经,就会发现古人真的天文指导生产是有道理的
上古之人(个体人在短短的一生)不仅懂天文,还懂地理,水利、动物学、植物学、土壤学、农具的制造、织布等等,说明他们知识渊博么?这是小农经济的必需技能,不懂就要饿死 。
- 睡前十大“亲肤行动”
- “多睡觉”才能减肥?
- 通常所说的汽车“三大件”是哪三件?
- 为什么家里总有很多“毛絮”?教你几招,毛絮自动消失,建议收藏
- 消除啤酒肚的“爸爸汤”
- 由“喝”迈入瘦身生活
- 中医指导: 夏天战“痘”秘方
- 脂肪“克星”当属梨
- 要减肥 每天一顿“运动快餐”
- 移动通信基站辐射 通讯基站是否有辐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