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是一位无畏的将军,受到全军爱戴,为何却多年难得封赐?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汉代飞将军李广是被汉武帝和卫青这对姐夫小舅子(汉武帝刘彻既是卫青的姐夫也是小舅子)个欺负得憋屈自杀:明明李将军威风凛凛所向无敌,偏偏让他打辅助,立功的机会的都给了卫青和霍去病 。而卫青不让李广当先锋的原因,是汉武帝有交代:“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 。”意思是李广这个人“点儿背,别让他跟单于正面硬刚 。”但是即使是对李广李陵极其友好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不敢太过歪曲事实,没有明确指出卫青欺负过李广 。
认真看一遍《史记》,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让人悲哀的事实:李广居然是个常败将军,一生一次大胜仗都没打过,三次全军覆没,还当了一回俘虏 。要不是名头响亮,早就被军法从事了 。李广的勇敢和武力当然是没的说,单凭一手神射功夫,就足以令匈奴丧胆,所以才会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不是王昌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那个龙城飞将,直捣龙城的是卫青 。

李广是一位无畏的将军,受到全军爱戴,为何却多年难得封赐?

文章插图
当年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卫尉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每个人都带了一万人马(军各万骑),卫青直捣龙城,不但端了匈奴老巢,还砍了七百个脑袋回来 。
但是很不幸,李广被打成了光杆儿司令,自己也被匈奴活捉了 。司马迁对李广全军覆没一笔带过,却对李广如何“神勇逃脱”大书特书 。
只身逃回的李广被免了职,也就是那时候他跟奉命巡查的霸陵尉结下了梁子,而李广官复原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公报私仇杀了霸陵尉 。
李广是一位无畏的将军,受到全军爱戴,为何却多年难得封赐?

文章插图
其实李广全军覆没不是最后一次,在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李广跟卫青一起去打匈奴,但是一个照面,就被匈奴射死了一半(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最后且战且退,等到匈奴收兵,李广身边已经没几个人了(是时广军几没) 。而那一战,另外一路由卫青率领的人马,斩首万余级 。
接下来到了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张骞和李广从右北平出发,结果是“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又被打成了光杆儿司令 。
李广是一位无畏的将军,受到全军爱戴,为何却多年难得封赐?

文章插图
李广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有封侯?什么杀降、杀霸陵尉“伤阴骘”而不得侯封,那都是迷信说法,曾跟李广一样多次战败的公孙敖、苏建、张骞都当上了侯爷 。
败军之将也能封侯,这跟汉武帝时期赏罚分明有关:你斩将搴旗,属于大功,回来是要封侯的,你没杀过匈奴大将(卫青霍去病连匈奴王爷都杀死或者活捉了很多),那你就得攒人头——斩首千级,回来也能封侯,但必须是打了胜仗的人头才算数,你死了一万,带回三千匈奴脑袋,那也是打败了,不处罚就算开恩,封侯就别指望了 。
李广是一位无畏的将军,受到全军爱戴,为何却多年难得封赐?

文章插图
翻遍史料,居然没有找到李广一次胜仗并斩首千级以上的记录 。按照汉朝赏罚制度,要是给了李广一个侯爵,恐怕更多的将士会心中不服——如果谁资格老、名气大谁就能封侯,我们还用玩儿命到战场放上去砍脑袋吗?
所以归根结底,李广应该算是一员勇将,跟名将和统帅还有一段距离,要是能在一个杰出统帅麾下冲锋陷阵,就会像汉文帝说的那样:“你要是生在咱们汉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可是李广声名显赫、资历极深,每次打仗都要独当一面,包括卫青霍去病在内,谁又能指挥动他?他又会甘心给谁当先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