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个卖大枣的平民,为何一出场就武功盖世?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中,没有关羽早年生平的记载 。开篇既写到:“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 。”
《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结义”,写到刘、关、张初见时,关羽说到: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
关羽能杀掉地方豪强而亡命江湖,绝非普通平民,其武艺和胆略也绝非普通百姓可比 。很可能自幼习武,在当地也是带头大哥 。
人们对关羽的了解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皆为虚构 。关羽曾为曹操所擒,又败走麦城 。
所以:关羽早年就不是普通人,后来也没有如虚构的那样天下无敌、武功盖世!

关羽一个卖大枣的平民,为何一出场就武功盖世?

文章插图
高手在民间!
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切皆天意!
关羽的家庭出身,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好说一定出身于平民家庭 。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 。在东汉河东郡地区拥有深厚的军事传统,关羽多半接受过比较完善的基本军事教育,精通骑马射箭等当时的常用军事技能 。
东汉临近首都洛阳的三河地区,是东汉朝廷的重要军事兵源地区 。遇到战争需要征召军队时,三河地区的步兵和骑兵都是最优先的征召对象 。三河骑士尤其闻名天下,是天下知名的强兵 。三河指的是临近洛阳的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关羽的家乡河东郡也在其中 。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政府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由皇甫嵩和朱俊统帅,前往镇压黄巾军 。
东汉时期如果想做官,不是高门士族的话,军功是最好的入仕出路 。在河东郡这类军事传统浓厚的地区,除了几个顶级士族,其它各阶层优秀青年想搏个前程的话,练好军事技艺获得军功是最好的途径 。关羽这样的杰出青年,在军事传统浓厚的家乡,肯定在年轻时获得了很不错的军事教育 。
后来关羽因为杀人犯罪,逃亡到刘备的老家涿郡,与刘备和张飞相识,自此一直追随刘备 。
从后来关羽喜欢读《左传》来看,关羽年轻时还受到过不错的文化教育 。关羽的家庭出身,可能是小的地方豪族或者很富裕的平民 。无论学文还是学武,都是需要家庭付出大量财富和时间的事情 。最底层的贫苦平民,学文还是学武都很少有机会,家庭提供不了这样的条件 。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古人尚武,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兵荒马乱的年代可以抵御外侵,用来防身 。三是如果能够脱颖而出,就会凭借武力扬名立身 。所以古时大多数人从小使枪弄棒,不足为奇 。
单说关羽关云长,手中兵器青月偃龙刀,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的土卒根本提不起来,只有心腹家将周仓为其扛刀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关羽臂力过人,有万夫莫当之勇 。据传关羽身形魁梧,面如重枣(红脸汉),这说明他不但有练功的筋骨,而且面色红润,血气方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三国》提到关羽闲暇之余夜读《春秋》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关羽不单是一介武夫,是有点文化素养和悟性的人,如果把这个悟性运用到练功,是不是就超出同时代人物一大截 。
回头再说到关羽出山最厉害的一战,十八路诸候讨伐董卓,在汜水关受阻,多路诸候大将不敌董卓的先锋华雄 。关羽温酒斩华雄名扬天下,从名不见经传到一战成名 。那么关羽真的横空出世么?非也 。彼时的关羽不但武艺高强,也算是有实战经验了 。关羽少年时曾在家乡打死过一个恶霸,后来流落江湖才碰到刘张二人 。桃园三结义后,刘关张拉起一支队伍前去投军,一路过关斩将的走来,关羽跟随刘备在剿灭黄中军起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