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丁宁退出模拟赛是因为在队内不占优,怕输得难堪你怎么看?

第六人直抒胸臆:题主的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我倒觉得丁宁从来不畏惧输球,具备作风顽强,越战越勇,永不放弃的一流品质 。关于退赛,第六人觉得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心理调整 。
随着奥运延期,丁宁的备战节奏被打乱,心理肯定会有一些起伏,她需要重新梳理和定位未来规划 。盲目的去参加模拟赛,起不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换句话说,赢了或者输了又能怎么样?输赢一场球决定不了老将的未来 。但是心中的目标和追求需要调整 。
二、技术层面
丁宁的技术还在革新中,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丁宁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 。不得不去技改来适应新球的变化 。对于早已固化的肌肉记忆,她需要时间进行微调 。在技改没有取得太大突破的情况下,盲目的参赛不利于技改的推进 。
三,身体状态
身体或者生理上可能不在状态 。与其带着这样的状态参赛,不如好好调整下自己 。
对于老将,我们应该多一份关怀和包容之心 。职业生涯遇到瓶颈期,她本人或许是最难受的,正经历着最难熬的困难时刻 。
用马龙的话说,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要么选择退役,要么选择硬抗 。很显然,伴随着奥运延期,丁宁或许有些迷茫 。但第六人坚信她更希望坚持下去 。为她加油!

国乒男、女队将于8月在海南陵水举行奥运模拟赛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之下,国际乒联取消了多站公开赛等赛事,而对于“无赛可打”、“久疏战阵”的国手们这次奥运模拟赛的考验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队内赛可以堪称是最难打的比赛,刘诗雯在因肘部手术退出之后,女队队长、现役大满贯丁宁主动提出退赛 。丁宁的退出是明智之举,下面也从她自身技术、锻炼新人以及国乒备战奥运的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 。
2020年6月20日,丁宁满30岁 。对于这个年龄的女运动来说是一个难过的“坎”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样30岁的老将王楠杀入女单决赛,在面对技术正处于巅峰期的张怡宁,王楠上来前2局攻得非常凶 。用张怡宁的话说:“她的吼声像男孩,更像野兽,我从来没看到她这样打过球 。”至于自己为什么上来就拼尽全力,王楠赛后在采访谈道:“我的年龄、体能是不占优势的,如果我前2局拼不下来,后面缠到第六、第七局那就很难跟上张怡宁的节奏 。”王楠的问题,也是丁宁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
1.技术改革影响巨大,丁宁防守反击型打法毫无优势 。刘诗雯曾与丁宁开玩笑说:“宁姐,咱们这一代球员经历的改革最多 。从小球到大球,从有遮挡发球再到无遮挡发球,而后从有机胶水再到无机胶水 。”这一系列的改革对球员的技术影响都是巨大的 。40mm大球和无遮拦发球直接导致了刘国梁的退役 。丁宁的技术特点是中远台周旋能力比较强,靠旋转来和对手打相持 。40+塑料球的旋转下降是最明显的,而力量和速度成为眼下攻势乒乓球的两大主要因素 。丁宁本身力量不大,击球速度偏慢,遇到孙颖莎、伊藤美诚这样的近台快攻打法,几乎是完全跟不上对方节奏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刘诗雯曾单局把丁宁打出11:0 。丁宁赛后接受采访自己说:“我本来想加快节奏,没想到对方比我还快,到后来就完全跟不上她的速度、角度了 。”
【有人说丁宁退出模拟赛是因为在队内不占优,怕输得难堪你怎么看?】除丁宁之外,同样防守反击打法的朱雨玲也2次惨败于伊藤美诚拍下 。可以说,大球时代对丁、朱二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由此,朱雨玲才开始了技改之路,而对濒临退役的丁宁来说,技改已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了 。多年来防守型打法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肌肉类型也很难打出孙颖莎那样的暴力弧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