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之所以被张作霖选作儿媳妇,还要从她的父亲于文斗说起 。
于文斗本来是吉林省梨树县商会会长,而那时候的张作霖,则是还混迹在草莽之间,于文斗对其多有照拂,两个人算是有了交情 。
张作霖为了报答于文斗的恩情,就说将来得势,必和于家结为儿女亲家,另外他还听说了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 。
到了后来,张作霖在东北成了气候,做了奉天督军,儿子张学良也大了,就亲自定下来和儿子张学良的婚事 。
其实所谓大了的张学良,其实和于凤至结婚时只有15岁,而于凤至长他3岁,18岁,所以张学良后来一直以“大姐”称呼于凤至 。
当时的张学良在奉天学习英文,与很多外国人接触,西方的思想让他开始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很反感,所以最初他十分反对这门婚事,张作霖看出了张学良的态度,于是就说:“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 。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好了 。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
这下算是折中了,张学良不耽误找女人,老张也没耽误把好儿媳妇娶进门 。

文章插图
娶于凤至,张学良是一百个不愿意 。
因为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 。而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风流的新式人物,听从家里的安排,娶个旧式女人,他不愿意 。
按说,强扭的瓜不甜,妻妾成群的张作霖很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他也宠爱张学良,犯不着非逼着张学良娶个不喜欢的女人回来 。
可是,张作霖却认了死理,非要张学良娶于凤至 。甚至还连哄带骗地和他说软话,只要他把于凤至娶回来,他在外面随便找女人,张作霖表示也绝不干涉 。
(于凤至剧照)
那么,张作霖为何这么看重于凤至呢?
张作霖能从一个穷小子一步步做到东北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特别擅长钻营拉拢 。只要于他事业有利,别说出钱出力了,结拜兄弟认干妈,那都是他结交权贵的手段 。
不光如此,张作霖为了巩固权力,还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傻子和神经病 。
可见,张作霖极懂得政治联姻的重要性,那么迎娶于凤至,是不是出于政治目的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下于凤至的出身 。
于凤至出身于富商之家,家中数代经商 。
到了父亲于文斗时,由于文斗在生意上很有头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业也更加殷实 。
于文斗不仅是个商业奇才,他还是个热心人,处事又公道,因此被大家公推为梨树县商会会长 。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收编扩军,张作霖和他的保险团,也顺势收归为正规军 。
当时东北一带盗匪猖獗,流寇四起 。徐世昌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决定大力剿匪 。
(张作霖剧照)
张作霖当时负责梨树县一带的剿匪任务 。
尽管张作霖是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还有做土匪的黑历史 。但于文斗并不因张作霖出身低微,对他另眼相看,于文斗不光主动把丰聚长商号收拾出来,给他驻扎军队用,还送粮送钱,为他解决了不少问题 。
对于文斗的厚意,张作霖非常感激 。再加上两人年纪相当,因此颇亲近,免不了互有走动 。
张作霖到郑家屯剿匪,结果到天黑未归 。
于文斗知道张作霖一定是遇到了麻烦,于是找到在附近驻军的吴俊升 。好一番游说,才说动吴俊升率军增援,终于把被土匪抓住的张作霖救了回来 。
张作霖化险为夷后,对于文斗和吴俊升感激不尽,当下便和他们结拜为兄弟 。
- 一个错了都不知道是怎么错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 大家是怎么看待哥特文化和哥特风格的诗的?
- 看相声还是听相声 喜欢一个相声演员是什么感觉?
- 为何说《西行纪》的沙悟净只是个辅助角色?
- 为什么每次都是赵医生去曲筱绡家住而不是曲筱绡去他家住?
- 请问知道历届奥运会中国旗手是谁吗?
- 如果中超28轮上港赢了恒大,赛季结束两队积分相同,谁才是冠军?
- 寒食是什么诗体
- 橘子是酸性还是碱性
- 农民说他们是在为城市培养孩子,你怎样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