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有哪些负面影响呢?该怎样调理呢?( 三 )


若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则为遗尿 。
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膀胱的气化功能也依赖于肺的肃降功能 。脾位中焦,五行属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 。
脾肺功能正常,则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 。若肺气虚弱,治节不行,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则膀胱不约,津液不藏;若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则水无所制 。
故当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若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则致遗尿 。
小儿遗尿调理方法
小儿遗尿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脾肺肾虚型:面色无华、精神不振、小便清长、面色萎黄或发白 。
?肝经郁热型:尿量不多、气味腥臊、小便黄色,平时性情急躁、面红耳赤 。
针对这两种情况,下面分别为大家推荐几个小儿遗尿常用的推拿手法 。
脾肺肾虚型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按揉百会、按揉肾俞、按揉小天心
1.补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或者拇指外侧缘,指尖自指根成一线 。
手法:旋推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沿拇指外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 。一般操作100-500次 。
作用:补脾经可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消瘦、消化不良等 。
2.补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
手法:一手握住小儿无名指,另一手拇指指腹推小儿无名指,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肺经 。一般操作100-500次 。
作用:补肺经可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 。
3.补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 。
手法: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补肾经 。一般操作100-500次 。
作用:补肾经可改善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 。
4.揉肾俞
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个 。
手法:用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肾俞穴揉50-100次,称揉肾俞 。
作用:改善遗尿、发冷、腹泻、发育迟缓等问题 。
5.揉百会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处 。
手法:用大拇指的螺纹面揉,称揉百会 。一般操作30-50次 。
作用:可改善遗尿、脱肛、癫痫等 。
6.揉小天心
位置: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四指,掌心向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指端揉
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主要用于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而见小便短赤等症 。
肝经郁热型
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捣小天心、补肾经、揉涌泉
1.清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螺纹面 。
手法:一手握住小儿食指末节,用另一手拇指指腹从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经 。一般操作100-300次 。
作用:清肝经可改善目赤、口苦、咽干、惊风、烦躁不安、五心发热 。
2.清心经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
手法:一手握住小儿中指,用另一手拇指指腹从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心经 。一般操作100-300次 。
作用:清心经可改善心火旺盛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
3.清小肠
位置:小指内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
手法:一手握住小儿小指,另一手拇指指腹从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小肠 。一般操作100-300次 。
作用:清小肠可用于小便黄、口舌生疮、尿痛、小便淋漓不尽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