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话痨,现在上小学后特别不自信,怎么办?

我的孩子快上小学了,但已经可以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起因和干预是这样的 。
幼儿园往往都在鼓励孩子,而且尤其是私立园都在“哄”孩子,过多的鼓励或者变味的鼓励对于孩子非常不好,从我孩子身上就明显感觉,他很得意,他滔滔不绝的讲着他怎么怎么厉害等等,演变到最后会发展成我的是对的,甚至是自我意识非常严重 。特别有感触 。发现这个苗头的时候,我只能做平衡,给他造逆境,明确的说这个问题是不合理的,这个问题就是错的,然后再带孩子去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结果,然后希望他能通过想(思考)去判断,我觉得这是上小学之前,我需要做的一件事 。
我个人觉得,如果已经上了小学,还是要不断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判断错对,通过这样引导他,让他的结果(答案)或是一个判断等等,被他人“欣赏”,改变过去别人“哄”“鼓励”似的过程,建立他的自信 。
个人观点 。

孩子小时候话痨,现在上小学后特别不自信,怎么办?

文章插图
看了这个问题,感触颇多,我家宝宝今年也上小学了,他就是个小话唠,我说一下我陪他的成长经历吧,他三岁那年我打了他一次,起因是他动手打他妈妈,我照他屁股就打了两巴掌,可能第一次打孩子吧,没掌握好力度,他妈妈一看宝宝屁股红了,立马跟我吵起来了,宝宝呜呜的哭,我的心里也很难受,看着他怯生生的眼睛,我真怕吓着他了,我立马蹲下,扶着他的胳膊,慢慢地说“打人不对,爸爸跟你道歉,对不起了” 。这次事件,我反思了很久,一个三十多的老爷们,怎么能欺负小朋友呢,而且平时我们一家都相处的很融洽,宝宝很有安全感,我直接上手打他,很显然,他没有想到,也没有时间反应,我竟然会打他,会造成他的安全感缺失,对突发事件感到害怕恐惧,其次才是屁股的疼痛 。应当提前告诉他,这么做不对,来趴好,爸爸打你屁股,让他有个反应时间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动过手,更没有吼过他,我实在是生气了,忍无可忍了,我就告诉他,爸爸生气了,不想陪你玩了 。
有些时候,显然这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尤其是孩子对于玩具和零食,天生就没有免疫力,每次去超市,他总要我们买零食或者玩具,刚开始我告诉他只能选一样,后来我发现了,我今天陪他买了,明天他让妈妈再陪着去买另一样,看来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 。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问他问题,在商店里他看上想买的玩具了,我问他这个玩具怎么玩啊?他会神采飞扬地给我讲解一番,听他讲解玩具,挺有意思的,而且还锻炼他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他讲完了,我说,这个玩具,你已经会玩了,我们再看看别的还有没有你喜欢的,一个下午他能给我讲解好多玩具的玩法,我也能从他的语言中了解他的一些想法,感觉这样挺有意思的 。
记得不让他吃零食很长一段时间了,有次去超市在零食区就是不走了,感觉不买零食,会打滚的节奏,我说我考你一道题你要是答对了,我满足你一个愿望好不好,宝宝很开心,我说零食有什么危害啊?他说影响吃饭,个子长不高,会蛀牙…等等,把我平时告诉他的,说了一下,我说那你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吧,他立马拿了一袋雪饼,放到了购物车里,我问他这么多危害,为什么还选零食啊,宝宝说,爸爸,我馋了,我感觉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你的宝宝说话没底气,一是安全感不够,二是知识了解的不够,语言组织能力差,显然是锻炼的少,说话机会不多,“我不知道”经常挂嘴边,那么就要多鼓励他,让他自信开朗,多聊他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你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每天接送他,问他天上的白云像什么?让他说三到五个像什么 。听他说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他,无论他的观点在你看来多么幼稚,一定要听他把话说完,观点表达充分,然后你要肯定他表达的进步,哪怕是他使用了一个词,一个成语,你要积极的告诉他,宝宝这个成语使用的太棒了 。另外你要说出,他的表达对你的重要性,比如,爸爸(妈妈)今天有点累,真想听宝宝给我讲个故事啊 。宝宝自信心建立以后,就可以多问他为什么了,让他讲解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他自己的理解…当你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到他的逻辑认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一回家,对宝宝说,我今天工作累了,你别来烦我,自己去玩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