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太阳远不可靠近,那么人类怎么测量它的大小温度?

太阳核心温度是根据太阳质量和年龄推算出来的 。
太阳表面温度是用黑体辐射公式计算出来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拿金属(铁之类的)在火炉上烧过 。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是暗红色的,温度逐渐升高,发光的光波波长越短 。实际上就算是常温下,物体也会发光,只不过发出的是波长超长,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科学家经过测量,找到了物体发光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太阳光的中心波长,就可以计算出太阳表面温度了 。而且人类是可以制作出6000°C温度的,对比一下就知道计算得对不对了 。另外我们常用的红外线测温仪也是利用黑体辐射公式计算的 。准确度是经得起实践经验的 。
至于太阳的照片,一般是望远镜拍的 。普通望远镜加上巴德膜就可以拍太阳 。专业的日珥镜只透过很窄的氢阿尔法波可以记录下日珥的玫瑰红色以及精细结构 。

既然太阳远不可靠近,那么人类怎么测量它的大小温度?

文章插图
谢谢邀请!
天体的温度不可能用接触测量的方法,目前一般使用光谱分析的方法,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可见或不可见光波长是不一样的 。
要了解人类是如何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先来个概念,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的光谱辐射单位波长峰值的波长λmax:
λmax=b/T
其中T为绝对零度,b是一个比例常数称为维恩位移不变,等于2.8977729(17)×10^(-3)m?K,在微米或更方便地获得波长,b≈2900μm·K 。如果考虑每单位频率或比例带宽的黑体发射峰,则必须使用不同比例常数 。然而,定律的形式仍然是一样的:峰值波长与温度成反比(或者峰值频率与温度成正比) 。
总结一下:在任何大于0K(-273oC)的物体都会发出热辐射,不同的温度的物体会辐射出不同波长分布的电磁波 。
例如在加热一块金属时,温度越高,金属从暗红,到通红,到亮红,然后发亮,发白(红光的波长最大) 。
白色的光束代表了可见光的许多波长,其中有7个,当它们在真空中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棱镜会使光线减速,从而使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弯曲 。这种效应在较短的波长(紫色端)比在较长的波长(红色端)更强烈,从而分散了成分 。当离开棱镜时,每个组件返回相同的原始速度,并再次被折射 。解释这个概念前面的动画,光的色散,当它通过一个三角形的棱镜 。在真空(黑色)所示,任何波长的光将以固定速度,但是光减慢在不同介质(如玻璃或水),和更短的波长的光(如靛蓝)会比光传播的慢长波长(如红色)白光,白色表现出来的光束,实际上是由几个频率(颜色)的光一起旅行 。可见光的这些基本频率是我们所称的可见光谱的一部分,它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小部分 。当白光进入介质(在这种情况下,棱镜),它的每一个组成波长将以不同的速度在新的介质中传播,而这一速度的变化是弯曲光线传播的路径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折射的现象 。在真空中光速与介质中光速的比率是我们所说的折射率,这个值是特定波长和介质的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将以不同的数量改变方向,我们将在其构成光谱颜色中体验到白光的分裂,在这里以彩色波表示 。这就是所谓的离散 。一旦基本频率在这个动画中分离,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到它们的速度上的差别 。红色,波长较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靛蓝(短波)则被其他颜色所抛弃 。然而,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这就可以看出,当光从棱镜中射出时,光在真空中会以恒定的光速传播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观察方法,所以再次强调这个模型并不完全准确,白光本身不能独立存在是很重要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