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安全有保障吗?( 二 )


风险控制 。产品立项完成之后,就到了尽职调查的阶段 。所谓尽职调查,就是信托公司的业务经理作为受托人,就信托的融资各项事项展开的现场调查,包括企业的基本资料、执照、法人、经审计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等,还有一些信托公司自己要求的材料 。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形成对交易对手的一个全方面的透视 。比如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现金流、还款能力等等;尽调遵循严格的流程,也就第二道防火墙 。调查完之后,还有公司内部的贷审会 。由风险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估,才能最终决定项目通不通过 。这样之后,还要给监管部门的报备,然后决定是否通过 。下一个阶段,就是信托账户的开立和合同管理 。按照《信托法》的相关规定,信托财产以第三方的形式独立运营和信托公司自由财产进行严格的区分 。因此,现实中会有两个账户,一个是内部账户,一个是外部账户 。在得到监管部门批复,还要进行合同录入;确保后面产品的推介和发行募资 。每一个信托产品都是严格遵循业务流程这也确保了信托产品的风险,总体可控 。
现实层面 。2018年,有这样一个群体买了很多信托值得关注,这个群体就是中国的上市公司 。近年来,出于对公司闲置资金的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不断攀升 。而作为理财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产品在上市公司客户中逐渐打开销路 。
从wind的数据分析显示,2018年以来两市共有8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404次信托理财,购买信托产品合计规模超过300亿元 。而去年同期,选择信托产品进行理财的公司仅有52家,购买产品规模仅在200亿元左右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而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就是对信托靠谱的最好说明和背书,这也就是现实意义上的信托靠谱 。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对信托产品安全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但是,2018年信托暴雷事件的阴影,仍然在很多投资者的心中挥之不去 。其实,这只是主观的心理感受 。从统计数据中显示,2018年总共发行了15090单信托,违约的信托只有77单,平均违约率只有千分之五,1000个最多只会有5个信托出现暴雷 。除此之外,在我们购买的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中,其实很多的资金投向都是信托理财 。银行都信得过的信托,难道你还不相信么?招商银行披露的2018年三季报中,显示代理信托计划收入达45.55亿元 。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的去向,部分去购买了信托产品等 。若资金够得上信托的门槛,为何承担相同的风险却又让银行再赚部分走呢?直接去买信托就好了!关注资金的去向,非常有用,可能会让您的投资效果翻倍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信托原因?
1、财产权利与利益相分离
【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安全有保障吗?】信托有效设立后,信托财产从委托人的其他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运作的财产,仅服务于信托目的 。对委托人来说,他丧失了对该信托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对受托人来说,他取得了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 。对受益人来说,他取得了信托收益的请求权,即信托受益权 。
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1)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互独立 。若受托机构(信托公司)解散、被撤销或破产,信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或破产的财产 。
(2)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相互独立 。这是一种特殊的破产隔离制度,它能保障受益人不因委托人破产或发生债务而失去享有其对该信托财产的权利 。
(3)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或同一委托人的不同类别的信托财产相互独立 。这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委托人的利益,保障同一委托人的不同类别的信托财产的利益,不因一种信托财产受损失而危及其他项信托财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