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都不是至亲的人,他们守夜喝酒打牌就行,为什么要他们守夜?

守夜都不是至亲的人,他们守夜喝酒打牌都行,为什么要他们守夜?
办白事都是按本地乡俗来办的,一场白事办完,真的是十分累人哪 。
白事是怎么开始的呢?
有老人过世了,第一件事情是去找阴阳先生 。阴阳先生根据逝者的出生、去逝时辰以及年龄属相,选定停丧时间 。
接下来家里人商量发丧产生的费用,按照上、中、下三个挡次选一估算费用 。上就是显富的标准,伙食高标准、烟、酒、茶也不能太低挡 。中呢就是不显富、不露贪 。低呢尽量省钱,寒酸点也没办法 。
费用出来以后、分滩,大家各自拿出分滩的钱交给总管 。如果亲戚朋友多,还得再有一个总管,专门管理搭灵棚,借桌椅板凳的杂活 。
长子负责报丧,把逝者去逝的消息告诉他的亲戚朋友;长子媳妇招呼所有侄女、外甥女、闺女负责接待参加丧礼的亲友 。死者的近亲,一进村看见穿白衣戴孝标记的人就会放声痛苦 。这时负责接待的人赶紧掺扶到灵前,烧纸磕头 。
回到主题,等到逝者入殓之后,孝子就开始守灵 。守灵人吃饭在最后,意思是亲人去世、太过悲痛,为了守灵还是要吃几口 。
守夜都不是至亲,左邻右舍远房本家一大伙,喝酒打牌营造出家的氛围,以此抚慰逝者英灵 。
这就是守灵必须是至亲,守夜都是邻居远房 。
还有孝子拉灵,孝子摔盆,都是依本地乡俗而行 。
在我的家乡,还有个上殿拜祭的环节,侍者倒3杯酒,让祭奠的人拜敬逝者 。有个不懂的人,他把3杯酒都喝了 。惹得众人好笑不说,还落下个话柄,刘二小上殿——酒馋了,被世人传颂 。

守夜都不是至亲的人,他们守夜喝酒打牌就行,为什么要他们守夜?

文章插图
农村在遇白事的时候,会有守夜的规定,守夜是个很古老的民间乡俗,不同人群守夜要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
那些不是至亲的家人守夜,他们不会聚在老人身边守夜,而是在家门外或者其他的房间 。
相对于至亲的人守夜,是带着沉重、悲伤的心情,不是至亲的人守夜,却有人在那边喝酒打牌 。
有网友觉得奇怪,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守夜呢?他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礼记-问丧》这本书当中,对为什么古人在一个人过世后,要守夜三天的规定,是这样解释的:
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
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 。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
孝之心亦益已衰亦 。
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 。
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 。
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
现今有人觉得守夜是属于迷信行为,对于这种观念,我是不认同的 。
是不是迷信,要看你是如何去看待这个古老的习俗 。
现今农村白事里,守夜是分两个阶段的,这两个阶段分别是送终、停灵 。
送终:送终指的是家中上了年龄的老人,在未彻底断气之前,全家人都聚在他的床前,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
送终是一种孝的表现 。
人活在这世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难免会有遗憾,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时日剩下不多,要过世前,他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放不下的事物 。
家中的至亲给即将要过世的老人送终,除了满足老人的愿望,让他尽量没有遗憾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他们还要做很多为人子女要尽孝的事情 。
都走到了送终这一地步的,几乎都是意识模糊、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偶有回光返照 。老人们的至亲要守在身边,及时给老人喂水喂粥补充能量、换洗尿布、擦拭身体等等 。
停灵:停灵俗称守灵,指的是一个人断气后,要为他停三天(有些农村停的时间不一样),再下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