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沉迷于幻想,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二 )


面对孩子奇思妙想的要求时,你不妨就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后,再和他一步一步去解决这个想法,可以是继续一起思考这个幻想所带来的含义,孩子所提出的想法不全是心血来潮、没有意义的,里面可能还有其涵盖的深层含义 。就比如和熊大熊二一起保护森林,说明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保护环境的这种意识,那么家长不妨就可以在这里跟孩子分享当下环境的一些知识,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在自己能力范围之类去保护环境,也可以带孩子去真实的树林中去,切身感受 。
然后,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无法满足孩子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但却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去解决问题 。我想到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段情节,爸爸知道女儿一直想要以前被砍掉的那棵树回来,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电影里的爸爸便为女儿准备了一副油画,而这副油画,就是女儿心心念念的那棵梧桐树,现实中的树虽然见不到了,但是却可以以另一种形式留在了身边 。
应该是好事
想分为想象、幻想、空想 。孩子爱幻想其实是个好的苗头,只不过没有被更好的关注和开发,慢慢地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 。
1、孩子爱幻想说明孩子思维活跃,由于孩子的想法很单纯,虽然也不切实际,但都被赋予了美好的愿望 。如果得到一定的关注,再好好的开发,孩子的想象慢慢会被引导上更高级别,也许会成为人们所谓的天才 。
2、孩子爱幻想是爱动脑的表现 。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孩子实际的想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你会发现孩子动脑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
你好,凡事有个度,过度就算不得好事,根据你的问题,我提供几个建议:
首先、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太幻想中,孩子能得到很多力量,去应对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家长不能压抑孩子的思维,要自由放飞,让孩子体会幻想与现实的感觉,满足孩子身心发育需求 。
其次,幻想要有个度,要让孩子懂得回归现实,一般正常发育的孩子,能分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习惯幻想,因为幻想能带给孩子满足,到时沉迷幻想,家长就要警惕起来,因为这将不适好事 。
然后,一般沉迷幻想的孩子,有几种情况 。
第一、无法面对现实,觉得现实让他不舒服、不开心、无助等,他们要逃避现实,所以沉迷幻想,躲避伤害,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他们无力逃脱现实原生家庭,往往只能沉迷幻想,幻想爸妈多好,对他疼爱等等,来麻痹身体创伤
第二、很难自我满足的孩子,有些孩子,很难得到满足感,这往往也是跟孩子总是很容易就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样子,他们就更渴望那些他们得不到的,到现实他们确实得不到,所以寄托于幻想,这在溺爱的孩子身上跟明显 。
第三、跟第二个相反,自我满足低的孩子,他们要求很低,但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他们都有时候得不到满足,所以沉迷幻想带给他们的满足感 。
【孩子总沉迷于幻想,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第四、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他们深受冷暴力,心理冷漠,转而向幻想,得到温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