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在英国被叫做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首先发现于19世纪末,是一种毒性更大的止痛药非那西丁的一个活性代谢物,属于苯胺类 。大剂量、长期服用或联合用药中,常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以肝坏死为常见和重要 。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代谢部位为肝脏 。60%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脏排出,30%的对乙酰氨基酚与硫酸结合后经肾脏排出,只有约5%的对乙酰苯酚以原形由肾脏排出 。对乙酰氨基酚本身及以上两种代谢产物均无毒性 。现代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体内经肝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后,生成的毒性中间产物N-乙酰苯醌亚胺(NAPQI)会与肝脏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毒性消除,进而以无毒形式从尿中排出 。
但是当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时,生成的N-乙酰苯醌亚胺过多,一部分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而剩下的未被结合的NAPQI则会与肝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从而引起肝细胞坏死,细胞通透性增强,使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入血,从而造成血浆转氨酶升高 。因此,检测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可间接表明肝损伤的程度 。除此之外,对乙酰氨基酚在肝内代谢还可以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引起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正常情况下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对机体损伤 。
另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不仅能保护蛋白质的巯基不被氧化损伤,还可以与SOD共同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内结构的稳定 。但是研究表明,高剂量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SOD和GSH值显著下降,说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所以未被SOD清除的、过量自由基就会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导致发生氧化肝损伤 。而肝细胞受损和组织过氧化损伤还可增加黄嘌呤氧化酶的含量,进一步加重肝损伤 。另外,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最重要机制之一 。
已知线粒体可提供细胞能量代谢所需的95%高能化合物,线粒体的损伤将直接导致细胞的死亡,大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代谢产物NAPQI可选择性地失活ATP酶复合体中高亲和力位点,抑制线粒体ATP酶活性,使ATP合成速率下降20%~63% 。线粒体膜流动性是其生物功能保持正常的前提,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会导致肝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诱发线粒体功能损害,从而引起肝损伤 。
对乙酰氨基酚在正常剂量下是安全的,但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中毒症状 。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缺乏,故是临床上引起急性肝衰竭的重要原因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 。同时,按照说明书用药可以减少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伤 。

文章插图
扑热息痛,名字特别好?(?)?通俗的讲,任何的从口腔进入,肠道排出的食物或药物都需要分解成最小的能被吸收的部分,通过门腔静脉进去肝脏,肝脏分解成无害的部分,通过血液送到需要去的地方 。
而药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就没有人体所需要的,都是毒素,而人为了控制某些局面,或紧急症状,研制各种药物来协助 。某些非常紧急的局势是有必要使用药物,而更多的身体局势药物则不是首选方案 。
作为解毒器官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人体不需要的成分,即便是我们看不到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不用说药物了 。肝脏一刻不停的在作着各种化学反应帮助身体摄入的成分变成无害 。可想而知,那该死的药物哪怕名字再好听也是来败坏身体的 。
总结,并不反对紧急时使用药物,但绝不支持一有问题就用药物,我们免疫力有能力解决问题,前提是我们有足够的原材料支持它
- 制定快速减肥的早餐食谱
- 金星秀批评的明星 如何看待金星对选秀艺人的评价?
- 手术减肥前要做的思想准备
- 牢记喝水瘦身的4个黄金期
- 帮你抵制饥饿的减肥12奇招
- 五种另类的瘦身运动
- 前几天朋友给我发了个小千代的qq看点,也让我开始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对她有点心动怎么办?
- 上联:日日饮酒,日日饮。如何对下联?
- 如果有个穷小子装扮成有钱人和你恋爱被你发现,你会怎么对他?
- 印度对美国的重要性 印度为什么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