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里不同俗 , 五里一易风” , 不同地区 , 结婚风俗也有很大差别 。河南地处中原 , 面积大 , 人口多 , 各地的结婚习俗还真不少 。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文化的婚俗都有哪些 , 如果你的结婚对象是一个河南人 , 那你一定要仔细看看了 。
婚有六礼 ,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是汉人婚俗自古及今的礼制 , 中原核心的河南更是不例外 。纳彩通常是“凤求凰” , 由男方主动向女方提婚 , 却也不乏女方反过来攀亲的 , 以花袋装银元 , 托媒人登门 , 俗称“送布袋”;双方无异议则交换彼此生辰八字 , 叫“过八字”或“换庚帖”;如若八字属相互不相冲 , 祖灵神明占卜无碍 , 则各出正式婚帖一份 , 即后 , 男方择日下聘礼 , 称“丢定物” , 至此姻亲已定 , 不能改悔 。
男方择定婚期后 , 由媒人知会女方 , 叫“送好” , 时间多选在冬春季节 , 此时秋收刚过 , 既有空闲也有钱粮;婚礼正日 , 新郎随同花轿亲迎 , 轿内坐压轿童 , 轿前专人燃爆竹 , 轿后挂灯笼 , 彩旗锣鼓开道 , 是为“大娶” , 女方常见以被褥服饰和“箱、桌、柜、椅”四大件作为陪嫁妆奁;新娘来到夫家门口 , 男方亲人手持一面烧红的犁铧 , 间以白酒喷洒绕轿旋转 , 称“憋性子” , 接着新郎对着花轿作揖 , 叫“拜轿门”;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 , 拜堂成亲 , 送入洞房 , 夫妻饮交杯酒 , 之后亲朋们便开始“闹洞房” 。
迎娶这一天 , 男方要杀猪备礼 , 准备好一大块“离娘肉” , 少则15公斤 , 多达20公斤 , 如若是生猪肋条肉和猪后腿 , 那么肋条肉大小以六根肋骨的为最好 , 猪后腿则必须整腿赠送 , 不能分切 , 讲究两家以后才能常来往 。备好的肉块安放在酷似蒸笼的食盒里 , 各地送肉的日期不尽相同 , 婚前、迎娶、回门皆有 , 意在感谢丈母娘对于女儿的养育之恩 。随后 , 新郎官西装革履 , 斜披绸带 , 胸佩彩花 , 手执绸花裹着的辟邪圆镜 , 由伴郎陪同 , 坐着彩带鲜花点缀的彩车 , 奔赴女方家中 。一路上 , 气球、彩旗飘扬 , 轿车、摩托成行 , 民间西洋乐队取代了唢呐锣鼓 , 鞭炮和三连铳声声响起 , 煞是热闹 。
到了女家 , 新郎要和女方尊长先行鞠躬互拜 , 以示敬意 , 女方尊长为新郎披上另一边的绸带 。女方亲朋好友会趁机上前“糟”男方来客 , 主要是新郎和伴郎 , 把新郎画个大花脸 , 把伴郎抹成黑脸包公 , 闹个欢乐气氛 。致贺的亲朋 , 迎亲的队伍 , 女方需要设宴好生款待 , 酒足饭饱后便该接新娘返程了 。新娘的嫁妆除了衣物、被褥、家具、电器等日常用品外 , 还需必备一种独特的饭食嫁妆――随身饭 。
【河南结婚风俗知多少?】随身饭已由娘家人事先备好 , 主要有肉、菜、馍、面条和饺子等 , 一般猪肉称“随身肉”、面条称“随身面”、饺子称“随身饺” , 饺子的数量视乎新娘的年龄而定 , 女方捏饺子是为了捏住亲家的嘴 , 以免挑剔叨扰使自家女儿受气 , 东西各装在饭碗 , 放入食盒 , 抬至夫家后供新娘加热食用 。城里的人们则多买来挂面 , 用红纸缠裹 , 和两双新碗筷同放在红脸盆中 , 再用红布兜上代替 , 数量以双数为吉利 。
- 男友发现我有男闺蜜,他说要分手,他说不想结婚了,咋办?
- 正月初一风俗有哪些
- 十几年前同学结婚、我们随三百元的份子,十几年后我结婚、他们随二百,该生气吗?
- 常州一男子为赚彩礼,竟逼两个未成年女儿跟人相亲结婚,你有何看法?
- 结婚创意祝福语
- 河南理科一模成绩560分能报考哪些大学?
- 男朋友想着和我结婚,但是我没有想过和他结婚,我再继续谈下去是不是对他不公平?
- 你会等待爱的那个人出现才结婚,还是因为妥协年龄才结婚?
- 河南名校匮乏,为啥很多985院校不在河南办校区?
- 河南洪水退了之后,会不会有一部分农村人不愿意在农村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