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文化内涵风貌——鲁迅故里

说到鲁迅 , 大家都不陌生 , 小到上小学的学生 , 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家 , 他的很多作品都广为人知:《呐喊》 , 《彷徨》 , 《朝花夕拾》等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今天就去看看在绍兴文化下成长的伟人的故居 。
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 , 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 。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 , 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 , 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
特色景点有:
鲁迅祖居
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 , 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 , 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 , 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 , 东西各有厢楼 。鲁迅在绍时期 , 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 , 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 。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 , 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 , 它坐北朝南 , 前临东昌坊口 , 后通咸欢河 , 西接戴家台门 , 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 , 青瓦粉墙 , 砖木结构 , 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
百草园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 , 占地近2000平方米 , 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 , 平时种一些瓜菜 , 秋后用来晒谷 。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 , 常来玩耍嬉戏 , 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 , 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 , 夏天在园内纳凉 , 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 。这些童年趣事 , 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 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 。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 , 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 , 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 。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 相传叫作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 光滑的石井栏 , 高大的皂荚树 , 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就有无限趣味 。”现大部分园地保持原貌 。“短短的泥墙根”则系原物 。
风情园
鲁迅笔下风情园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 , 有一朱家台门 , 又称“老磐庐” , 它西接
周家新台门 , 东邻周家老台门 , 北临东咸欢河 。朱家台门环境幽雅 , 且寓古迹 , 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 。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 , 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 。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 , 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着名私塾 。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 。鲁迅的座位 , 在书房东北角 , 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 。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 , 受到先生批评 , 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 。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 , 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 , 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 , 本是寿家的书房 。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 , 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 , 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 , 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