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现在痛风的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其实中医早就有“痛风”病名的记载,不少古代医生又将之称之为“白虎历节”,意思就是它发作的时候,就像是被老虎咬了一口那样的疼痛 。关于痛风病的病因病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痛风》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彼病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
将痛风的病机概括为血热,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

文章插图
中医对痛风病因的分析历代的中医药学家们,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将痛风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热毒入侵,熏灼血液
正像是朱丹溪所说的那样,痛风的发生,是因为热毒入侵,熏灼血液,导致血液受热,所以才会出现关节热肿疼痛的感觉 。
这种热毒的产生,与饮食吃太多膏粱厚味有关 。所谓膏粱厚味,就是指肥肉、海鲜等各种较为油腻、味道较重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酿生痰湿,痰湿形成以后会阻碍身体阳气的运行,阳气受郁阻,就会聚而生热,产生热毒 。

文章插图
2.湿邪入侵
痛风的发作,不仅有热邪的熏灼,还有湿邪的助攻 。湿邪的产生,与饮食不当,比如暴饮暴食,经常吃油腻、辛辣、重口味的食品等,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受损,脾虚湿气内生有关 。也与长期工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及经常在潮湿的地方坐卧休息,导致湿气内侵具有密切的关系 。
湿邪产生之后,就会阻塞经络,留滞在关节,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而且湿毒留滞不去,还会在关节部位凝聚成痰核,形成坚硬如石的痛风石 。

文章插图
中医防治痛风,从健脾、除湿、清除热邪入手正是因为痛风的形成和发病,与过食膏粱厚味、暴饮暴食,热毒内生、脾虚、湿气内侵等具有重要的关系,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防治痛风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痛风中医具体辨证】
1.饮食清淡,避免膏粱厚味
具体来说,其实与西医所认为的类似,要少吃动物内脏、肉类、海鲜,少吃蘑菇等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多吃蔬菜,多喝水,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 。

文章插图
2.健脾益气
因为湿气的生成与脾虚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想要避免湿气内生,就要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
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可以从食疗等方面入手进行 。
(1)薏苡仁汤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能够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除痹痛 。
对于痛风的防治来说,不仅要健脾除湿气,还要能够清除热毒,薏苡仁可谓是比较适合的一味药 。因为薏苡仁药性寒凉,既可以健脾祛湿气,又可以清除热毒 。
对于关节疼痛,肿胀,甚至拘挛,活动不灵,都可进行调理和治疗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薏苡仁是一种较大的谷物种子,所以单纯用开水冲泡的方式,其有效成分会难以溶出,所以最好是将薏苡仁放入养生壶中,加水熬煮20至30分钟后,过滤取汁饮用即可 。
- 尿酸高引起痛风如何缓解
- 中医提醒:针灸减肥 走出误区
- 下 中医减肥:常用减肥方药
- 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该如何有效的复习?
- 三方中医减肥药膳让你享受美食
- 专家分析蛋白质的具体减肥法
- 四个中医减肥的好方法
- 中医减肥药方
- 中医减肥方式介绍
- 中医减肥的方法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