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品酒师,总工程师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你怎么看?应不应该?( 三 )


而贵州科协对待社会的质疑和不解,并没有积极的回应和理性的对待 。只是表示推荐“符合流程”,更让大家对这件事唏嘘不已 。就连央视都有点看不过去了 。
其实,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几年前关于“日本米饭大师”的报道:日本的一位叫村嶋孟的学者,专门研究蒸米饭,如何蒸得好吃 。于是在网上很多文章洋溢着溢美之词,大赞人家日本的工匠精神,你看看人家连蒸米饭都研究得这么透彻,真牛逼…… 。
可是回看当下我们中国白酒行业可以推选出一位院士的时候,结果确实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一个酿酒的能有什么高科技,有什么鸟用!
那么,我要反问一句:难道这酿酒比蒸大米饭要简单吗?难道我们的科研人员不如日本一个蒸大米饭的吗?为什么对人家就有溢美之词,而对自己人却如此刻薄刁钻呢??
其实,从这件事的背后可以看出有些人对茅台的态度 。这种态度里面隐含着一种鄙视和嫉妒!大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当然这种态度不代表所有国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人数不多,但伤害极大 。
我说句得罪这些人的话:这些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见不到别人好!看似在为那些未曾入选院士的人打抱不平,奔走相告,但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
其实,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
360行,行行出状元 。每一个为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
其实,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大众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白酒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对白酒健康的争论,白酒满足口腹之欲的属性以及白酒尤其是茅台等名酒与反腐廉政的关联等,让大家对白酒又爱又恨 。
其实,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高科技产业一定是新兴行业,高大上,上天入地那种 。而认为白酒是传统行业,是没文化无科技含量的,认为酿酒是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这么原始低级的行业,怎么会有院士出现呢?这种固有的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
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们针对白酒的科技含量从酿造原料、发酵原理以及国家重视等角度来说明一下:
其实中国白酒产业是传统技艺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在传统技艺与科学技术方面,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且白酒酿造不是孤立存在的,酿酒本身就是复杂的发酵学,它对发酵科学理论以及与发酵相关的科学领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的作用和影响 。
王莉总工目前还处于待选状态,最终是否能入选,尚没有定论 。芙蘭一醉认为:
回过头来说:“喷”!其实对谁都没有好处!我觉得还是要想开点,多一些支持,多一些理解,对茅台我们选择善待、对王莉总工我们选择支持、对贵州科协我们选择理解 。
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比谁当选院士更重要 。咱也当不了院士,那咱也就别操这份心,立足本职、建设国家、难道不香吗?!
我估计啊!待评选入围结果出来之后,一定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与热议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也做好了被喷的准备~~ 。各位口下留情哦!哈哈
芙蓉深处凭蘭阅,唯有一醉敬芳华!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如果屠呦呦入不了院士,她最好不要入 。否则别人会说用矛台酒扎出来的 。
是否能够入围或成为院士的前提是符合院士的选拔及认定标准,而不应受候选人所在组织或各类背景的影响 。如果抛开“茅台品酒师”的身份,王莉在生物工程、酿造工程、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领域却有突出贡献,其成就也应该被肯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