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轴子怎样做?怎么填写?( 五 )


家有乘尤如国有史,家谱和国史,地方志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传承史 。
在北宋之前,豪门士族由国家记录撰写,北宋时由官方传向民间,主要格式有欧体(欧阳修)和苏体(苏轼) 。民间修谱发展后,形成各姓氏,各大宗叫XⅩ宗谱,各小宗称ⅩX支谱或Ⅹ氏XX分支等 。
家谱组成由:个人传序(有影响力的名人和突出事迹),族规、族训、祠堂、祠产、世系图、世系表等等 。家谱轴子其实就是世系图,由所知始祖往下排,就像大树倒挂,主根,分支,再分支………,把各世祖填上,或只记始祖→分迁祖→再分迁祖………… 。
家谱编案可参考,历史系表的格式,设一世祖,二世祖,从二世再分枝看有位二世,设几个支系,从支中,再排三 。四世等等顺延,这样让后人一目了然 。也要参考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格式,以历史系表格为主线,再加一些如,一世祖的功德遗事,作为补充 。二世,三世,功德之人表之类的内容,这样后人想了解先祖,就有了具体的之化内含 。
家谱轴子就是记载家谱的卷轴
幅面较大,一般1.46米宽,高1.85米(来丁尺寓意添丁进口)
一般根据家族分支的大小来选择幅面,
家谱轴子展示的内容是程序化的 。
主体面画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 。上部分的顶部,绘有厅堂楼阁,松竹,石狮,仙鹤等吉祥之物 。
楼阁设供桌,上置一牌位,写上"供奉历代宗祖(祖宗)之位" 八个字 。
供桌的下面长长的甬路,甬路的两侧,画有一排排规整的格子,用来记录已逝的祖先、长辈或同族人的名字 。
轴子还会附加对联、花屏加以装饰 。
名字排列是有规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对称呼应;辈分最高的在顶层一格,其他长辈名次按辈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 。
早先的社会,讲究男尊女卑,一般说来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贱,除富贵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都没有正式的名字,特别是贫苦农家的女人更是如此 。但女人去世后,是必定要在家堂上登记的,所以这些没有名字的女人,就只好冠以"李氏"、"王氏"或"张氏"等等的称呼了 。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家谱轴子可用电脑设备来制作,这样容易长久的保存,不像以前,制作耗时久,要画师一点点制作而成,还不易保存 。
首位为最高的辈分,但因历史问题,很多人的祖先的名字早已无法探究,所以我们可以用“供奉历代宗祖(祖宗)之位”来代替 。
一些区域,一行为一代,按家族排行顺序即可 。
如一些区域需一行两代,同一行的右侧比左侧辈分高 。
【家谱轴子怎样做?怎么填写?】具体填写方法各有不同,得根据地方民俗习惯来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