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是怎么消亡的?古印度文明有哪些遗址?( 二 )


古印度文化有两次灭亡 。第一次是吠陀文明 , 与今印度毫无关联 , 而与苏美尔文明相关 , 为4500~4200年前突然降临的小冰河季及随后突然结束的小冰河季大洪水所催毁 , 逃离的余脉分支进入藏缅高原 , 遗传学特征为D , 或与三星堆文明有关 。第二次毁灭于游牧雅利安族入侵 。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古印度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 。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 , 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
古印度文明起源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 , 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 , 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 , 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 。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 , 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 , 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 , 佛教由盛而衰 , 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
古代印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这个时期是继印度河文化城市繁荣之后的第二次城市繁荣时期 。公元前6世纪初 , 印度有16个国家 。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 。在这个时期的大国里 , 瓦尔纳的等级制取代了部落制 。国君和武士成为刹帝利 , 祭司和教师成为婆罗门 , 农户和纳税者成为吠舍 , 服务于以上3个等级的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

 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在孔雀王朝中 , 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 。国王权力标志着刹帝利对婆罗门长期斗争的胜利 , 但婆罗门在孔雀王朝仍然拥有
入侵时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 , 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 。巴克特里亚、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阎膏珍、迦腻色伽等 , 陆续侵入印度 。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与庇护下 , 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 , 小乘佛教流行于锡兰、缅甸等地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 。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 , 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笈多王朝(320~540):当时王权缩小 , 官职已经世袭 , 外贸不断萎缩 , 种姓种类和不可接触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 , 偶像崇拜在寺庙里日益普遍 。
【古印度文明是怎么消亡的?古印度文明有哪些遗址?】北印度(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后的一个著名皇帝 。当时 , 外贸萧条 , 货币短缺 。政体沿袭发多 , 但更加分散 。都城从华氏城迁曲女城 , 即从一外贸城市迁至一军政要地 。戒日王死后 , 北印度表面统一的局面又告结束 。
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在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几个藩属 , 每个藩属都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行政系统和收税机关 。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 , 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哲学方面 , 创立了“因明学” , 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 , 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 , 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 , 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 。公元前6世纪 , 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 , 后来先后传入中国 , 朝鲜 , 日本 , 泰国 , 缅甸等 。另外 , 在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方面 , 古印度也留下了不少珍贵遗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