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深意
春天来临,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时候,总有人说“一树梨花压海棠”或“一枝梨花压海棠”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吗?到底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是“一枝梨花压海棠”?
所谓“刨根问底”,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我们还得了解这句话的出处 。其实,“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之口,但他这句话并非写景、赞景,也无意比较梨花和海棠花哪个更美!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也称得上是风流才子,平时也爱和朋友写诗开玩笑 。比如苏轼和佛印和尚就经常斗嘴、互掐 。
无独有偶 。“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苏轼诗词《戏张先》里的一句戏谑之语 。
大约是公元1070年,苏轼的好友,一位“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的“张三影”张先新纳了个小妾 。这一年,张先恰好80岁,而这位新纳的小妾却年仅18岁 。
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张先自己也做了一首诗对自己“白发戏红颜”的“功绩”自吹自擂了一番,毕竟他才是真正的风流才子(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
张先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其春风得意的酣畅之情 。苏轼于是吟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看了这首诗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也就是一目了然了:满头白发的80岁老翁张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轻貌美的18岁美娇人,苏轼于是借机调侃张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 。因此,到底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是“一枝梨花压海棠”的谜底也顺势而解:白发苍苍的80岁老翁自然是满头白发 。所以,“一枝梨花压海棠”或为讹传 。
这个故事,不得不说,苏轼是一个很皮的人,乐观、豁达,还爱调侃,真要讲起他的趣事,那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能将调侃都写得这么美的人,怕是也找不到几人了 。单看“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能大家想的是一幅春景,不过他写得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春景”,让人遐想联翩而已 。
清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尤其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问为之失笑”地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与答苏轼意思相同 。
当然网上有人把“一树梨花压海棠”当作是苏轼调侃张先纳妾的作品,这种说法是错的 。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广见于明代迄今笔记小说的民间段子,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 。之后如《北华月刊》、《寄庐茶座》、《拾慧篇》等书都收录有类似的段子,故事主人公和诗句各有不同,但都没说作者是苏轼,只说是民间“某翁”“浙江定海徐某”或者“沪上诗翁陈某”等所作 。?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苏轼写“一树梨花压海棠”调侃张先的说法 。此说法系把民间故事与历史事实混为一谈 。?苏轼的确曾因张先纳妾而相互和诗,苏轼写的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张先的诗没流传下来,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里收录了两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
因为都是写诗调侃老年丈夫娶妻,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典雅的原诗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间段子所取代,以至于造成很多人误以为真 。
- 白领瘦身全靠四个“午休心机” 1/2
- “床上运动”帮你解决腹部脂肪! 1/2
- 宰相的宰最早指什么
- 有人说“成人的世界,没有依赖,只有势均力敌的双赢合作”,你怎么看?
- xp系统如何做备份系统
- 《和平精英》9月6日更新曝光,太空服、疑似M416“粉色品质”皮肤登场。你怎么看?
- “跑”入误区:越减越肥
- 享瘦“八戒生活” 窈窕度夏
- “妆”怎么写好看?
- 美“变性丈夫”产下漂亮女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