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罕见的“易致家庭不睦”血型,是一种连芒果台的编剧都想不到的存在】

文章插图
上过高中学过生物的朋友都知道,父母一方是O型血,一方是B型血,生的孩子要不是O型,要不是B型,孩子如果是AB型,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估计就是去找隔壁王叔叔滴血验亲了 。
去找隔壁王叔叔兴师问罪前,手札君建议三思而后行 。这种案例在历史的长河中此起彼伏 。有些人的确因为不忠而心有戚戚 。可是,这些案例中也的确有些家庭夫妻双方真真是把贞节视为珍宝,女方确定没有和其他人有染,而且孩子做了亲子鉴定真真是夫妻双方的孩子 。孩子的血型之谜让这些家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罕见血型浮出了水面 。它们被称为“易致家庭不睦”血型 。今天生殖科的手札君要化身福尔摩斯手札,我的座右铭就是:把冤假错案扼杀在萌芽中 。
小凯和夏天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有个可爱的女儿 。一次保险公司送了家庭体检套餐,其中包括血型 。结果让他们大跌眼镜:小凯是O型血,夏天是B型血,他们的孩子却是AB型 。幸亏双方互相都很信任,两人去医院输血科咨询,输血科建议他们去当地血站复查一次 。血站工作人员给孩子复查时用ABO-Rh血型确认卡做正反定型后结果提示: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表现为B型特征,血站的工作人员很有经验,初步怀疑为罕见的B(A)血型亚型,因为常规的血清学方法无法确认血型,孩子的血液样本送到了上一级的血液中心,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最终确定孩子的血型为B(A)型 。
【手札君见缝插针的科普时间】B(A)血型是ABO血型中一种罕见的亚型,人群中比例为0.3~1.6人/10万人,B(A)血型是正常B型人在遗传给下一代过程中B基因出现突变的一种表现 。单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改变,从而使其既表现出B抗原又表现出A抗原的特性,平时测血型是AB型,但基因型仍然归属于B型 。因为不符合遗传学规则,容易产生子女不是自己亲生的误会 。
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在孕育宝宝时,夏天提供的那枚卵子9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产生了突变,他们的孩子携带了特殊的B(A)基因,测血型时表现出了AB型的假象 。一家人的心结终于彻底解开 。
即使是亲情,过多的猜忌也会形成裂痕 。感谢科技的进步,让那些裂痕得以弥补 。

文章插图
有一种血型叫做孟加拉型 。
血型是由糖蛋白上面不同形态的糖链决定的 。(糖蛋白以及糖链由基因决定)可以用o代表糖蛋白上的普通糖链,a是普通糖原加A型血的特殊糖链,b 是普通糖原加B型血的特殊糖链 。这个孟加拉型则是根本没有糖链 。
我们如何检测血型呢?靠能和上述各种糖链(以下称抗原)结合的抗体 。结合了,就沉淀 。1抗体和A抗原结合,2和B结合,没有抗体和o结合,当然也没有抗体和不存在抗原的情况结合 。也就是说,在这种普通的检查中,无法分别孟加拉型和o型的区别 。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来说说基因的事 。
有抗原HH/Hh,没有为hh
A型:ao/aa;B型:bo/bb;o型:oo;AB型:ab
基因自由组合不想讲了 。
总之总之,那位父亲基因型为hhao或hhaa(自认为是O型实为孟加拉型),母亲为H(H或h,后者概率极低)bb/bo,他们产生了Hhab的孩子 。这个孩子,血型是AB型 。是他们的亲生孩子 。
以上 。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表面抗原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发现早、与异体输血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一直备受关注,甚至家喻户晓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ABO血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体系,其遗传规律是20世纪20年代由Bernstein发现的,由于当时的研究手段和认知水平有限,认为ABO血型系统是非常严格地按照孟德尔遗传学定律由父母传给子代 。然而后续出现的种种“例外”提示人们这一血型系统还可能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遗传特点 。
- 亲子鉴定需要做哪些手续?
- 郑欣宜减肥意外收获与父亲郑少秋关系更好
- 父亲B型血孩子是O型血,母亲是什么血型呢?有何依据?
- 假如在大街上随便拿两个人,采集他们的NDA进行亲子鉴定,可以达到只有10%的相似度不?
- 父亲节说说
- 无创胎儿亲子鉴定是怎么做的?准确率高吗?
- 父亲是AB型,母亲是O型,我是O型,这可能吗?
- 如何看待“父亲为了救治尿毒症女儿,铺1000张零钱在街上行乞”?
-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
- 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