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三 )


汉武帝当时已经老了,有点老糊涂 。他本能的怀疑路博德的话是出自于李陵的授意,为的就是找借口不出征 。
因此武帝给李陵下了死命令:你的这五千人必须到浚稽山扎营 。(大概位于现在的今阿尔泰山中段,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汉武帝直接下了命令,李陵只能执行 。于是他也就踏上了不归路 。
后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李陵在这里碰到了匈奴人的大部队 。汉军以五千对三万,李陵且战且退 。匈奴人损失惨重,本来准备退兵 。但就在这关键的当口,一个叛降的兵士将李陵军队的虚实透露给了匈奴人 。在得知李陵部没有援军后,匈奴人增加兵力重新加紧围攻 。
这个时候,李陵的选择很诡异 。他当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毕竟后来还有四百多人逃回了塞内 。但是他居然抛弃大军,率小股部队突围了,在副将战死后立刻投降,大有临阵脱逃的嫌疑 。
由于李陵在初遇敌军的时候,把情形向长安做了汇报 。再加上李家一门都是猛将,李广当年就是自杀的 。因此,武帝主观认为李陵可能也会死战殉国 。对他的气节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
岂不料,这些逃回来的军士带来的却是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 。很自然,武帝震怒了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汉武帝的脾气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于是满朝文武也就都顺着武帝的意思,纷纷发声声讨李陵,把李陵骂的狗血淋头 。
这时候,只有司马迁一个人站了出来,替李陵说话 。
汉武帝的脾气很多人都知道,只能顺着,不能逆他的意思 。司马迁如此作死,汉武帝岂能饶他?
并且,司马迁更不应该的是,这番在不恰当时间发表的不恰当言论,又得罪了当时武帝的亲信兼大舅哥李广利 。因为按照出征前的战略规划,李陵部本应该和李广利的主力会师 。现在李陵被歼灭,李广利在和匈奴的正面交锋中也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其实两个人都应该遭到惩罚 。
但是由于李广利害怕武帝怪罪,他便一股脑儿的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李陵 。汉武帝对此是气上加气(找不到出气筒李陵),便一怒之下拿司马迁做了替罪羊 。
这里插一句,司马迁原本是死罪 。由于凑不齐钱赎罪,就改成了宫刑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平心而论,汉武帝对整个李广家族还是相当不错的 。李陵事件后没多久,汉武帝就有点后悔了,他很后悔当时没有派兵马去接应李陵 。作为补救,他便让令公孙敖带着部队出塞,去看看能不能把李陵接回来 。
可是这个公孙敖带着一大帮人马到漠北草原转了一番,空手回来了 。大概是公孙敖害怕回去挨骂,就欺骗武帝:说他抓到一个匈奴人,听说李陵在给匈奴人练兵,所以我没能把他带回来 。
汉武帝当时老了,听了公孙敖的话,一点也没有怀疑公孙敖的话,立即大怒,当场就下令灭了李陵一家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过了很多年,终于有汉朝使者到访匈奴,向李陵问起了此事 。李陵说,给匈奴练兵的人不是我,而是一个叫李绪的人 。但这时候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一切已成定局,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家人被杀了,李陵只能待在匈奴娶妻生子 。
汉朝老家,他回不去了 。
汉武帝死后,霍光和上官桀执政,这两人都是李陵年少时的好朋友 。他们专门派了李陵的另一个好友去匈奴,名为出使,实则为是为劝返李陵 。
好友好话说尽,李陵沉默了 。过了一会,李陵缓缓的说:“丈夫不能再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