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四 )


对于李陵来说 。
当年吹牛太厉害了,导致跟着他的五千将士死伤大半 。副将阵亡,而他却投降了 。他哪有颜面回去?
家母妻儿,一家全族都被杀了,李陵连家都没有了,此时再回到长安,他哪里还能找到故乡的感觉?
其实他在匈奴也是受辱的,再回到汉朝,也难免因为投降而再次受辱,本来前途无限的青年将领落到这幅田地,只能说悲凉了 。

汉昭帝元平元年(西元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死,终年61岁 。这一年,距他降匈奴已经过去了25年 。距汉武帝驾崩也有10年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在李陵这件事上,毫无疑问,李陵和汉武帝都是有责任的 。一个豪气冲天,但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晚年易怒多疑,残酷冷血,让人难以捉摸的人 。
其实可怜的人,并不是李陵 。而是跟随李陵征战匈奴战死的那四千多将士 。事后大家都在为李陵鸣不平,却又有谁替那四千多将士感到惋惜呢?
其实可怜的人,并不是李陵 。而是李陵的一家老小 。汉承秦制,律法严酷,李陵作为汉朝将军,他难道不知道投降匈奴会牵连自己的一家老小?
不过,知不知道已经无所谓了 。根据历史的走势老看,即便李陵不在讨伐匈奴这件事上栽跟头,也很难说他在其他事情上不会栽跟头 。汉武帝晚年干的那些事,简直件件都是黑历史 。比如说巫蛊之祸,很难说李陵不会卷入其中 。
而极力邀请李陵回去的霍光和上官桀也不是善茬子 。李陵与他们二人关系不错,但他们召李陵回去,李陵也不肯 。事实证明李陵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后来霍光与上官桀也翻脸了,霍光杀了上官桀,连好不容易放回去的苏武也受到牵连 。李陵如果回去了,他也一样要面临站队问题 。
说实话,对于李陵来说,回到汉庭还真不见得比留在匈奴安心 。
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再说司马迁,历史上的司马迁,就是反感外戚出身的将领,喜欢贵族出身的将领,凡是看过《史记·李将军列传》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人都能知道,司马迁就是喜欢李广,这一点是没得洗 。
在同情李广的心态下,司马迁爱屋及乌的对李陵也是非常同情 。于是,当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回长安,当满朝文武为了迎合汉武帝怒斥李陵的时候,司马迁本能反应的替李陵说了辩解的话 。
他说这话的初衷并不复杂,因为他本能的认可李陵的人品 。
因为认可,所以替他说话 。这有什么问题?
后来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在《史记》里记下了这句话:
这是啥意思?这说明,就连司马迁也觉得李陵投降很丢脸 。于是他在《史记》里面记下了这句话 。
丁是丁,卯是卯 。满朝文武都在黑李陵,很多都是跟风骂,纯粹的抹黑,司马迁当然要驳斥这种马屁行为了 。而李陵给整个陇西李氏家族抹黑,导致李氏在陇西抬不起头,司马迁也如实记载了,这有什么问题?
至于李陵的人品如何,这个见仁见智 。
李陵投降匈奴后,确实有机会回去,不过他没有回去,因此他在这件事上大义有亏,但其实也情有可原,而司马迁推崇他的人品其实并没错,只不过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改变罢了 。
说起来,李陵一大家子也真是够悲催的 。
李陵的爷爷李广号称飞将军,跟匈奴人打了一辈子仗,但运气总是不太好,要么立下的战功不足以封侯,要么战功足够了,他又犯错导致无法封侯,最后还因为迷路而被卫青问责,结果自杀而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