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好声音》新晋导师李荣浩能够在导师对决中笑到最后?( 三 )


骆蕾的声线自带任性不羁和倔强的,一首《野蔷薇》刚刚好在高音和低音中,都能发挥她这份气质,让人听完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听,一举拿下决胜局 。

为什么《中国好声音》新晋导师李荣浩能够在导师对决中笑到最后?

文章插图
本来哈林战队的陈润秋唱得也很不错的,但是当看到哈林哥选择他上场,若尘心下就笃定这场他们要输 。
选一个没上来的可能还能拼一拼,选李荣浩猜测的贾铮或许还可能会赢,但选已经上过场的学员再上来,观众和评委心里的期待感,已经略打折扣了 。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若尘认为,这次李荣浩整个出阵策略,像是在他一张概念大碟,优质细腻的好声音有之,需要怀旧旋律情怀牌有之,杀出奇招的特色主打有之,能冲锋陷阵的狠角色亦有之 。
为什么《中国好声音》新晋导师李荣浩能够在导师对决中笑到最后?

文章插图
就像一张专辑的概念铺陈,这是李荣浩的拿手好戏,当他以做专辑作品的角度去打造自己的战队,出来的整体视听效果非常鲜明清晰,也让观从和评委,对他和选手想表达的内容都能吸收与消化 。
综上,就是李荣浩能在导师对战中笑到最后的原因,这么看起来,今年主不定能当个冠军导师也说不定哦 。一起和若尘期待一下吧~
李荣浩受欢迎,我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都看出来了,他比哈林在音乐上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 。
先说最核心的,对歌曲的改编 。哈林的改重其形而轻其神,着力点不是如何发现并提升歌曲的情感内核,而是给歌曲换衣服,换上各种炫目的服装来吸引观众 。李荣浩的不改,却是忽略一首歌曲外形的东西,着重去表达、提升其精神和情感内核 。这两种做法就是层次的差别了 。
再说对学员们的改变和提升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哈林一再提起“评审们喜欢的风格”,分数出来之前,他担忧的是自己学员的风格是否符合评审们的喜好 。可以推论一下,他对于学员的改变和打造,也是基于对评审喜好的预测或者猜测之上 。李荣浩貌似从来没有专注过评审的喜好,他最关注的是学员的特质和天赋,以及让他们如何更好地去发挥这些特质和天赋 。这一点上,哈林重在评审端,李荣浩重在学员端,这也是层次上的差别 。
另外,观感上来说,哈林战队出来的人,似乎都裹上了一层非常鲜明的“哈林外壳”,他们都哈林化了,而李荣浩战队的学员,个个不同,各有特色 。当然这个见仁见智,也可以说哈林作为导师的功力强大 。但是,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李荣浩端出来的各色菜肴更加清新可口,更受人欢迎 。
最后,导师个人的表现,李荣浩也更胜一筹 。两相比较,哈林综艺的成分更浓,而李荣浩音乐人的成分更多一些 。当然这可能和节目组给各个导师设定的角色、作用相关,这一点上哈林略有吃亏,但是在四个导师都有的对音乐和学员的点评环节上,李荣浩的精准、坦率、更接地气更人性,还是超出了其他三个导师的 。
总之,这种综艺,无论有多少剧本,多少黑幕,但各种套路之下,导师依然有一定的自由度 。就在这一点点的自由度之下,李荣浩非常明显地发挥出了他的个人特点,成为已到中年颇显油腻的“中国好声音”中一股难得的清流 。
2019好声音迎来开播以来最为年轻的导师李荣浩 。节目开播,一度有人特不看好李荣浩,觉得他名气不大,太年轻,而且歌曲不是那种“流行”至随便一个观众会哼上一两句 。
为什么《中国好声音》新晋导师李荣浩能够在导师对决中笑到最后?

文章插图
有些年纪大的观众说自己听了几十年的歌,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的确李荣浩没有谢霆锋与生俱来的帅气和人气,李健的儒雅和知性,汪峰的口才和激情,更没有周杰伦那样家喻户晓,可观众还是记住了李荣浩这位才华与实力兼备的音乐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