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单纯性肥胖怎样确诊?确诊后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儿童2型糖尿病应进行哪些生活方式干预?
王教授: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进食过多、营养过剩、运动过少、社会心理障碍、某些不良社会环境或饮食习惯等 。在排除了病理性肥胖后,医生会仔细询问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 。如果具有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异常等特征,就可以诊断为单纯性肥胖 。这时,医生会检查有无糖尿病或糖尿病的前期表现,血脂是否异常,身体发育是否受到影响 。以往2型糖尿病很少发生于儿童,近些年来,因肥胖导致的儿童2型糖尿病却越来越多 。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心理干预很重要,要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减肥和治疗糖尿病的信心 。饮食控制最好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有些肥胖儿童特别喜欢汉堡、薯片、甜点心、香肠、可乐等高热量食物和碳酸类饮料,只要改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把体重降下来,血糖和血脂异常就会很快得到纠正 。
采访人员:着些肥胖儿童经检查没有发现糖尿病,也没有发现糖尿病前期表现和其他异常,他们是否需要治疗?有没有必要使用减肥药?
王教授:肥胖儿童必须科学地控制体重,医生、营养师、家长和孩子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目的 。应该将肥胖的危害、治疗方案、饮食控制的道理等耐心而详细地告诉孩子,以取得他们的配合 。帮助不爱运动的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减少他们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 。
减肥以饮食控制和运动为主,儿童每年能增高5~6厘米,即使体重维持现状,一年后肥胖程度也将得到改善 。任何过激的治疗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对治疗的抵触 。
儿童肥胖不宜用减肥药物,因为很多减肥药物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如果非用不可,应在医生的严格监督下服用 。
采访人员:一般来说,肥胖都与哪些疾病有关?
王教授:单纯性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和疾病 。不控制肥胖,对儿童危害很大,他们长大后更会被一系列的相关疾病所困扰 。除了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外,肥胖还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及慢性胆囊炎、骨关节病、产科意外、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乳癌、胆囊癌、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并可发生肺通气减低综合征、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ickwickian综合征)等 。严重者可导致缺氧、发绀和高碳酸血症等,也使哮喘、糖尿病、胰腺炎和骨关节病的治疗变得更困难 。
相关链接
采访结束时,王教授给采访人员一份有关她对湖南省长沙市中学生超重、肥胖调查的论文,并真诚地说:“我们要让全社会关注肥胖儿童!”
这份调查随机抽取长沙市区重点、普通、职业、私立中学各一所,收集了所有学生的健康监测数据资料,调查的对象共有13329名,年龄为11~18岁的在校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长沙市中学生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14.0%、5.3%,正常体重检出率仅为33.9% 。研究者认为主要与人们对营养知识的片面理解,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零食过多,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课余活动和体育锻炼减少,以及电视、电脑、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使其养成静坐的生活方式有关 。此外,研究者发现,男生中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为17.8%,女生为10.0%,但男女生的超重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男生在11岁和18岁时肥胖率最高,分别达到23%,12~17岁期间有所下降;女生11岁时肥胖检出率最高,达到22%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生不大注意外在形象,或认为男生应该更强壮,食量比较大;而女生比较爱美,能够有意识地节食瘦身 。
- 关注世界糖尿病日:都是肥胖惹的祸
- 向心性肥胖易导致动脉栓塞
- 手臂减肥 肥胖MM必学方法
- 动感单车 下半身肥胖的克星
- 补充维生素A、D可防肥胖
- 肥胖人必知的甩肉准则
- 瘦身应该避免的错误
- 看OL对付腰腹肥胖的方法
- 看看你离魔鬼身材还有多远?
- 肠胃先瘦身 减肥变容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