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出听话、懂事的孩子?( 三 )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好与坏,取决于这两方面,一是家长本身,是施教者;再一个就是孩子,是受教者 。
真正好的教育,是施教者给予受教者,适合的教育,这就是一种适合度或者是匹配度 。
比如有的孩子性格懦弱,他就需要一种温和的鼓励式的教育;这孩子个性张扬自负,那就需要管束严格一些,就是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所以说家长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事,乖巧,听话的好孩子,理想很好,可现实还要观察孩子的个性,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力,没必要把这六个字作为一个固化的目标 。

如何教育出听话、懂事的孩子?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低龄的宝宝制定规则
我们大概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呢
当我们在制定规则进行阐述的时候
一定要非常的简单明确,、
因为低月龄的小朋友
他们的理解能力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还没有发展得很好
所以说我们在跟他们进行
规则阐述的时候
只需要简单的
把一些简单逻辑思维
告诉小朋友就可以了
我们的家长有的时候
喜欢跟小朋友讲很多的道理
把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
把它复杂化
但小朋友通常来说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并没有分析的那么清楚
所以会造成混乱
因此希望家长在给小朋友制定规则的时候
非常清楚简单就可以了
第二点
我们在制定规则的时候
一定要就事论事
这个就事论事通常会发生在
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的情况下
那么当小朋友破坏规则
或者是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
家长喜欢给小朋友贴标签
我们所说的标签,
如说像是你今天很淘气
你今天不听话
类似这样的一些标签给到小朋友
但是呢像这样的负面的标签
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词汇当中
会对小朋友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方说小朋友在吃饭的时候
有些家长我们会给他制定规则
需要带上围嘴
今天小朋友没有带上围嘴
就想要吃东西
这个时候家长会容易说
你今天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今天为什么不配合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从最好是从正面去强调
我们只需要告诉小朋友
你今天要带上围嘴才可以吃饭
用这样正面的方式
去跟小朋友进行规则的重塑
并且在重述的时候
千万不要把它不断重复很多次
对我们只需要简单一次就可以了
第三点我们需要让小朋友适当的
来承担自然后果
那么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自然后果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
我们还拿刚刚吃饭的例子来说
今天没有吃饭
那么他小朋友要承担的自然后果是什么
它会饿
这个是自然后果
但我们的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呢
喜欢给小朋友承担一些其他的后果
比如说你今天如果没有吃午饭
那么下午就没有棒棒糖吃
这两件事情实际上
是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的
最后一点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就是在制定规则执行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是全家一致来执行的
对 就是说小朋友他所有的看护者
我们要保持高度的统一
才能够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
养成这样的一种规则习惯
那么如果之前小朋友
都能够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
突然间出现了一个看护者
打破了这种规则
比如说有一些我们的看护者
会比较容易心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