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骡子怀孕必死?(14)


虽然骡子不是物种,但是它的“父母”都是物种,只不过它的“父母”是在意外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它 。骡子的“父母”是一对异性的成年驴、马 。在自然环境下,野驴和野马要么不同域分布,要么同域分布也不会发生繁殖行为,所以,野生环境下是没有骡子的 。
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物种相遇了,而且二者的发情期基本一致,所以在发情期,找不到同类异性的两个物种杂交了,之后,它们就进行了繁殖行为,从而产生了骡子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不同物种有生殖隔离,驴和马为什么不受约束呢?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生殖隔离的定义:生殖隔离是指两种不同的物种即使在同域分布下也不能交配,或者不易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 。其中,“不易交配成功”的范畴很广,包括交配后不会产生后代、交配产生后代以后后代几乎不具备正常的繁殖能力 。而驴和马就符合生殖隔离的最后一项交配产生后代以后,后代几乎不具备繁殖能力,简单地说骡子是不孕不育的 。
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骡子是如何产生的?
骡子分为驴骡和马骡两种,其中驴骡是由母驴所生,马骡是由母马所生,由于在实际情况中,公驴与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有实验用了6年时间才产生了驴骡),所以我们看到的骡子大都是马骡 。二者比较大的差异是驴骡比马骡要小,更接近于驴 。
驴和马之所以能够产下后代主要是因为二者是同科同属下的物种,虽然种不同,但是基因相似度极高,因此,在交配时,二者的染色体就有一定的几率会结合,故而会产生骡子 。同样的,狮子和老虎也是同科同属下的物种,它们也可以繁殖出狮虎兽,只不过,狮子和老虎的分化时间更长,所以二者产生狮虎兽的几率要比马和驴产生骡子的几率小(狮虎兽产生的几率为1%左右,而且在这1%中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能够成功存活并长大) 。
因此,驴和马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而且二者的分化时间相对较短,是二者能够繁殖种间杂种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狮虎兽)
骡子是马和驴的后代,它的基因各有一半是遗传自驴、马,而马有64条染色体,驴有62条染色体,在结合时,驴、马的生殖细胞可以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也就是32+31等于63条,这就是骡子的染色体数量,染色体数量为奇数,在进一步繁殖时,它的染色体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再加上骡子的染色体是来自于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便是染色体能够进行减速分裂,也必须要同源染色体,但它的“父母”本身就是两个物种,染色体本身就不同源,所以,无论是公骡还是母骡,它们都很难让对方怀孕或者受孕 。
但是,有一种情况,骡子是能够让对方或者自己受孕的,那就是来自于马和驴的染色体是完全分割开来的,此时它们在繁殖时,就有几率会结合,不过,几率是几百亿分之一 。想要提高几率必须为公、母骡与公、母驴或者是马进行繁殖,不过,几率依然非常的低 。
因此,骡子的染色体为单数,无法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以及其本身就不是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动物,所以骡子几乎不具备繁殖能力 。不过,这个并不绝对,在极低概率的情况下,骡子也是能够繁殖的 。
在上面我们说过,母骡在小概率的情况下是能够怀孕的,那就是它来自于驴、马的染色体各自在细胞的一侧,没有发生重叠,然后与同样是这种情况的公骡进行繁殖,或者是与公驴、马进行繁殖,是有极小的概率能够成功受孕的 。但是,这个概率到了几亿甚至是上百亿分之一了,所以,即使在以前骡子非常常见的农村地区,骡子怀孕也是极少会能看到的场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