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三 )


一开始是发烧、不舒服,然后是患儿的手、足、口腔、肛周会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 。此时,父母应该注意孩子是否有脱水迹象,如是否精神萎靡和哭不出眼泪 。因为口腔中的水泡很痛,孩子可能会不想喝水 。可尝试喂给孩子无酸味的饮料(如牛奶) 。
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手足口病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和瘫痪,严重可致死 。这些属于医疗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到急诊就医 。
目前并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和控制症状,可能会使用:

止痛药,如扑热息痛(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如喝水或饮料;

盐水漱口 。
酸性食物和饮料会加重病情,因此要避免此类饮食 。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先做好预防,省去生病的烦恼 。新生儿要预防手足口病,一大重要途径就是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 。满6月龄的宝宝就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专家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能够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
另一方面,因为手足口病是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来进行传播,因此接种疫苗的同时,还应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
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手足口病患者拥抱宝宝、接触宝宝的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常用物品 。
2、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病毒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密度较高,所以不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带宝宝去拥挤的地方玩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文章插图
3、勤洗手:无论是大人还是宝宝,接触外界后容易染上肠道病毒,所以建议在饭前、便后、宝宝出外回家后都要洗手 。
4、注意食品卫生:不要给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 。
5、多晒太阳:紫外线能达到灭活手足口病毒的作用,多带宝宝太阳还有助于增加宝宝抵抗力 。
6、勤消毒: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来苏水对手足口病毒没有杀伤力,可以改用84消毒液、双氧水、碘伏来快速有效地制服病毒!
7、不让宝宝乱舔东西: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会存活数天,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会容易感染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及疱疹 。少数病例可以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此类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般轻症手足口病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5~7天可自愈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A(COX-A)组的2、4、7、9、10、16型,柯萨奇B(COX-B)组的1、2、3、4、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型)、埃克病毒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致病原是COX-A16型及EV71型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文章插图
预防手足口发病需要牢记十五个字:“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触孩子们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