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脑血管狭窄多是先天性畸形或是血管疾病造成,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狭窄往往与动脉硬化相关 。而“三高”是引起血管硬化主要的原因,“三高”中危害程度最大的为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次之 。

文章插图
【脑血管狭窄和三高有什么关系?】在临床见过许多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依照狭窄部位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症状 。比如说椎底动脉狭窄,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颈内动脉狭窄,则会引起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等症状 。
某些人平时症状较轻微,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有可能造成突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 。脑细胞在缺氧的状态下,4分钟就会开始死亡,而且一旦死亡就不可再生,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 。

文章插图
对于儿童和青年人,脑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先天发育畸形,也有部分疾病引起,比如感染、肿瘤等 。青年及儿童患脑血管狭窄的人数并不多,中老年人才是最主要的患病群体 。中老年人群患病的原因小部分是颈椎病引起,大部分是动脉硬化引起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会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 。血液中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会从损伤的地方进入到血管内膜中,脂质又会被人体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最终形成泡沫细胞聚集在一起,变成了血管粥样硬化斑块 。随着硬化斑块逐渐生长,血管的管腔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形成了狭窄 。

文章插图
当脑血管发生狭窄之后,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狭窄没超过50%的,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主要药物为两种,一种为降脂药物,一种为抗血小板药物 。降脂药物以他汀类药物为代表,其中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效最强,可以将LDL-C降低50%以上 。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可以抗血管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反应,稳定血管内膜,使斑块密度增大,趋向缩小,有逆转斑块的效果 。对心脑血管的一般性预防,建议将LDL-C降至2.6mmol/L,对高危患者的预防以及复发的预防,建议将LDL-C降至1.8mmol/L 。

文章插图
抗血小板药的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虽然本身没有缩小斑块和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血小板在狭窄的血管内形成血栓 。长期服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
对于狭窄达到70%以上,药物所起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比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是狭窄处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等 。

文章插图
脑血管狭窄的危害很大,主动的预防比被动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 。预防的主要对象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三高”人群 。大家要明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三高”慢性疾病,不可治愈,但可防可控 。控制好“三高”,大部分人都需要坚持药物治疗 。大家要理解,长期用药的副作用,远远小于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危害 。
对于狭窄小于30%的人,可以先从改善生活状态开始,要戒烟,不要酗酒,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多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定期检查 。颈动脉距体表较近,便于检查,从颈动脉的硬化斑块程度,可以大致推断身体其他部分的动脉硬化程度 。半年一次的颈动脉彩超,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就可以很好的预防脑血管狭窄所致的脑梗死 。
- 扇贝和什么煮粥好吃
- 白领沙发族最爱的瘦腿7招
- 瑜伽垫
- 魔蝎座和什么座最配
- 摩羯男和什么星座最配
- 顺产妈妈和剖宫产妈妈产后如何保健,分别应该注意什么?
- 八角和大料有什么区别?
- 和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怎么相处?
- 为什么汪小菲和大S离婚,把王思聪能顶上热搜?
-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