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古代故事的鼻祖,聊斋志异,就是来自于“道听途说” 。蒲松龄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摆了一个水摊儿,过往行人无须付费,只需要给他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就可以换水喝,顺带歇一歇 。就是这样,蒲松龄整理记载,《聊斋志异》才顺利诞生 。
我们积累素材也是这样 。
第一步就是要拓宽自己的素材来源渠道 。这个渠道一定要尽可能的宽 。大家知道北京的的哥可都是聊天儿高手,从天文地理到花鸟虫鱼,从上下五千年到世博会apec会议,就没有他们不能聊的 。其实不光北京的哥,大部分城市的的哥都是新闻好手,所以,打车的时候,不妨跟的哥聊聊,没准儿素材就出来了 。当然,那种不善言辞的的哥就算了 。还有公交车,公园等公共场所听别人聊天,不是故意听墙根儿那种,也会有收获 。这是说的从生活方面来 。
?
我们每天刷网页,聊微信,这信息量太大了,你还提炼不出来几个素材了?
?
包括新闻联播都能提供素材 。
?
还有就是拓宽自己的阅读面,从阅读的东西中获取素材 。一个好的读者,不一定是个好的作者,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是个好的读者 。大家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去阅读别人的作品,吸取精髓 。
?
以上讲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渠道 。那我们是否能够挖掘一些特殊的渠道呢?完全可以啊 。
?
你接触的人,我们接触不到,他就是你的特殊渠道 。你自己经历过的事,你不讲,别人不知道,也是你的特殊渠道 。还有脑袋里想的,编的,都是你自己的特殊渠道 。
第二步就是把这些素材都收集起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当你写故事的时候,就从素材库里进行提取 。A的故事,装到B身上,会演绎出另外一个故事,这就是素材的整合 。你也可以多个故事,复合排列,重组出一个新的故事,从不同的视角展现新的故事 。
?
当你某天想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记录下来,保存下来 。即使今天写故事用不上,未来迟早有一天也用得上 。
第三步,收集到的素材怎么办?除了写成故事,其他的暂时没有用上的,千万别让他们睡着了 。咱们得动起来,不定时地把这些素材进行升级 。怎么一个升级法呢?首先淘汰掉2年没有用上的素材,然后把其他的素材进行整合升级,就是看看这些素材有没有类似的,有没有能产生关联的,然后归集到一起,动笔写下来,碰撞出新的作品 。
?
?
删掉老旧的,又不断补充新的,使我们自己有源源不断的素材 。
?
关于虚构素材也一样,当你有想法的时候,一定要记下来,写下来,画下来 。形成自己的素材库,随时可以取用 。
?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办法啦!
我试着回答一下 。
对于有创作志向,或者想通过文字,并以“故事”的形式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分享心境的朋友来说,素材的积累是一门必修课 。试想,“对着电脑,脑袋空空”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经历 。其实,积累素材,收集故事,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的是,要做一个处处留心的有心人 。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环境下,什么都“快”,什么都“火”,热点事件此起彼伏,频繁切换,根本没有“新陈代谢”的过程,有点像“击鼓传花”的意思,人们不时地要抱怨“眼球根本不够看的” 。没错,大家看到的东西,你同样也能看到,就看你是否留心,甚至琢磨一下“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就比如“扶不扶”吧,当它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当即就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原因不在于搞笑表演的包袱,而在于,它不仅准确地折射出人心的冷漠,而且提出了发人深省地质问——人们,为什么变得如此冷漠 。
-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 房产如何互联网拓客
- 河南房产税何人交如何征收
- 产后如何让宝宝顺利吃上第一口奶?
- 美国国会已就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后,8、9月份可能会大规模发债,美元会如何走?
- 请问大家如何看待肖战粉丝在央视网的这一波操作?
- 剖腹产术后最关键的五天怎样度过?该如何正确护理?
- 冬季雾霾来势汹汹,如何预防孩子的呼吸道疾病?
- “小脸美人”如何打造?
- 氯吡脲如何给西瓜授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