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标准是有这么一个温度的阙值,但实际上热惊厥往往发生体温上升期,并不一定是在体温的高热期,依靠温度判断是不太准确的 。也就是这个原因把原来的“高热惊厥”改称为“热性惊厥” 。
热性惊厥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主要系脑发育未成熟、发热、遗传易感性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
1.婴儿的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 。表现为兴奋活动为主,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比较差,故容易发生惊厥 。
2.婴幼儿的神经纤维髓鞘,还没有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广泛化 。
3.婴幼儿的免疫功能差,易受各种感染 。
4.血脑屏障功能差,感染之后的毒素和微生物容易进入脑组织(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小于三个月的婴儿无论出现任何病症,如发烧、咳嗽都应该到医院就诊,年龄越小,危险越大)
5.本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同卵双胎同病率高于异卵双胎(62%比16%) 。父母有热性惊厥,孩子的几率也会增加 。
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情况见表)
单纯性占70%~80%,表现为全面性发作,24 h内无复发,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一次发热过程中,只有一次惊厥发作 。大多数的1到3分钟内发作就停止了,甚至只有几十秒,家长还没反应过来就停止了 。但是这1到3分钟的时间,对父母来说,非常的难熬,绝对是像在地狱中一样的 。
复杂性占20%~30%,发作持续时间长或为局灶性发作,24 h内有反复发作,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3] 。一次病程中有大于两次发作 。
热性惊厥持续状态(FSE)是指热性惊厥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 min及以上 。惊厥持续状态必须排除其他的引起惊厥的原因 。
不同临床分型热性惊厥的发作情况
临床表型类型持续时间(min)次数
单纯性(符合所有标准)全面性<15单次
复杂性(符合一项或多项) 部分性15~30多次
注: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其他常见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可小于6月龄或大于5岁,发病前或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更常见
表现为双眼上翻,牙关紧闭,手脚抽动,呼之不应,还可能有尿失禁 。
我想找一个视频,但是我没有找到,大家自己去想象一下,有这方面经历的家长可能比较清楚,没有经验的家长遇到基本上都是吓得鬼哭狼嚎、痛哭流涕,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也比较害怕,我害怕孩儿他爷爷突然一脚过来,“你这什么熊大夫,孩子怎么还抽啊” 。
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检查 。主要目的为明确发热的病因,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 。原则上单纯性的热惊厥,不需要脑电图或脑脊液的检查,但是做一做的话,会让每个人比较安心 。
当然会 。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复发率为30%~40%,多在发病后1年内复发;≥2次发作后的复发率为50% 。
复发的危险因素:(1)起始年龄小(<18月龄);(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h);(3)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4)低热时出现发作 。无任何上述危险因素者2年复发率为14%,具备1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20%,2项危险因素者复发率>30%,3项危险因素者>60%,4项危险因素的复发率>70% 。年龄越小,复发风险越高,小于1岁的热性惊厥患儿有50%的复发可能,而首发年龄大于3岁者复发率降至20% 。FSE与单纯性热性惊厥相比,其再发为FSE的风险明显增高,表明长时程热性惊厥发作后易再次发生惊厥持续状态 。头颅MRI异常者复发风险增高3.4倍 。
- 给宝宝发朋友圈的句子
- 宝宝蔬菜圆子怎么做好吃
- 宝宝便秘怎么办快速排便
- 晚上戒掉尿不湿的妙招
- 宝宝鞋的打法
- 宝宝发烧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孕期一直睡不着怎么办,宝宝健康吗?
- 小孩玩什么可以开发智力?
- 十一月宝宝喝奶粉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 3岁宝宝38度高烧怎么办?孩子发烧用药怎么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