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的《泰山吟》,总共八句,前两句写泰山高大,三四句写泰山险峻,还算古秀;后四句却写封神,失之平浅 。李白也作《泰山吟》古诗六章,洋洋洒洒,虽然不乏佳句,但意境多有重复 。杜甫这首五律,气骨峥嵘,体势雄浑,空前绝后,因此《登东郡望岳楼》问“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清代学者吴起龙认为唐人五律”当以是为首”:”杜子心胸气魄,于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坐镇 。”
明代《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说“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 。“夫如何”跌荡,“青未了”语好,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 。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潜溪诗眼》说杜诗“齐鲁青未了”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高妙有力,题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 。后来文士极力去写,但没有人赶得上杜甫 。《唐宋诗醇》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
杜甫《望岳》诗,前人评价已近极致 。

文章插图
这首诗也有它的毛病,比如违反五律一般用韵原则,使用了仄韵 。但这样一首诗,用平韵写不出来,平韵徐缓,仄韵有力,因此凡抒激烈情感,宜用仄韵 。杜甫诗一 惯瘦硬峭拗,赋仄韵了就不足为奇了 。在格律上也不完美,有失粘处,但瑕不掩瑜,意境开阔宏远,在唐人五律中就如他的诗句,“一览众山小” 。

文章插图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作者于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应进士考试落第的四五年间(七三六一七四O)曾漫游赵:齐(今河北山东一带)这诗即写在这一時期内,是早年的作品,诗篇以简炼的笔调,高度的概括,着眼在题中的"望"写出了泰山的崇高雄奇和远望中的一時感念,笔力豪健,富有浪漫色彩,结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表达了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是历来传颂的佳句,受人们喜爱 。
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杜甫到洛阳考进士;结果不中没考上 。
既然走出家门了,那就在齐鲁一带,好好漫游一下吧 。《望岳》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漫游旅途中所做的 。
当时的杜甫,虽然进士不第,但尚年轻,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时期 。初次受挫,并没有影响他的锐气,仍然胸怀豪放,情感激昂,与后期沉郁顿挫的风格迥然不同 。
《望岳》写诗人望泰山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表现了开阔的胸怀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早至晚 。
a、诗人开篇就提出了“岱中夫如何”的设问: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这一句开门见山,问得苍劲有力 。表现出诗人遥望泰山时的激动喜悦心情 。(遥望)
紧接着,诗人开始自己回答 。
远远望去,绵亘巍峨的泰山矗立在齐鲁一带,一片青玉苍翠笼罩着齐鲁天地,造物者让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
诗人用雄奇矫健的笔触,把青翠苍茫、气势磅礴的泰山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简括的写出了泰山横跨齐鲁的雄伟和气势 。
- 法院已收案是什么意思
- 四大家鱼中的青鱼明明是食肉动物,为什么渔民将它称为“秀才青鱼”?
- “萝卜腿”和“大象腿”看过来
- 白领锻炼新法 手指运动
- 从谢大脚“于月仙”意外去世看,我们是及时花钱还是努力攒钱?
- 产后汗多又发热,又称“产褥热”,有哪些危害不容忽视?
- 区间瘦身法甜心巧瘦身
- 低热量密度减出体态轻盈
- 清除饮食瘦身的坏习惯
- 头一回装修很头痛,把厨房打通,“隐藏玄关”,没想到通透性倍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