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四 )


5、让他负责事情
你可以一段时间就让孩子规画一个家庭活动,像是看电影、爬山、烤肉等活动 。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机会,不仅是为自己,也可以为家人做一些决定 。
6、鼓励发挥激情
学习不仅可以建立竞争力,还可以让孩子实事求是 。帮助孩子找寻,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激情 。这样不仅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热情,还可以解放他们自由探索 。
7、鼓励孩子表达
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开放且礼貌的辩论 。在每一个特定的事项中,和各个成员共享和挑战彼此的意见 。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尊重别人 。
8、聆听孩子说话
当孩子想告诉你事情时,静心的听他分享,即使你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事情,但你需要知道他的想法和感情关系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并且表明你的接受和认同 。
9、不要害怕沮丧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孩子就有可能因为自己无法像朋友一样会做某些事情而感到沮丧 。表示你的同情,并且鼓励他看向自己的优点 。让他知道他不需要是完美的,可以有消极情绪 。
10、忍住不要比较
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别人做比较,这样会让他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做不好 。即使是正面的比较,也有可能是破坏性的 。「你是你们班最厉害的」,这也可能让孩子忽略别人的贡献 。
二、建立孩子自信的重要性
1、勇于冒险学习
孩子如果有自信,他会勇于冒险犯难,因此更能够在很多事情上获得学习和成就 。相反的,没有自信的孩子常不敢跨越第一步,因而失去很多经验和机会 。
2、比较正面积极
有自信的孩子通常比较正面积极,愿意看事情好的一面,也比较不会苛责自己的过错,勇于接受自己的一切,并且乐观积极 。
3、孩子快乐成长
有自信的孩子通常会比较快乐和开心,他不会拘泥于小细节,比较容易满足,并且不会因为生活上的挫折就放弃自己 。
1、让孩子带路
每次出门,不管是拜访亲友还是外出旅游,要试着让孩子走在前头,为我们带路 。
2、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己把鞋穿好”、“把电视关上”、“把杯子递给爸爸”、“帮妈妈把门打开”……日常生活中把一些小事交给孩子,鼓励他独立完成,常常会使孩子信心倍增 。自信源于能力,要让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 。
3、正视别人
经常练习正视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保持笑容 。
4、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
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经常有意识地把走路速度加快 。
5、暗示孩子不一般
经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 。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 。
6、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让孩子参与到家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主人翁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在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中,能锻炼孩子判断力与做事能力,进而对自己做出进一步的肯定,增强自信 。
7、遇到挫折安慰孩子
即使遇到最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 。相反,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 。
8、找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
这不仅对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 。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