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母乳喂养的生理性黄疸,有些长达三个月才退?( 二 )


为什么婴儿母乳喂养的生理性黄疸,有些长达三个月才退?

文章插图



长达三个月才退去,纯母乳的黄疸可能是母乳性黄疸 。
【为什么婴儿母乳喂养的生理性黄疸,有些长达三个月才退?】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保健人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儿黄疸时间延长了,不但满月时黄疸不退,甚者可达数月 。但可以庆幸的是,这种因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一般仅为轻、中度,很少引发核黄疸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 。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 。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可为什么喂母乳会造成黄疸呢?现代医学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一、肠-肝循环增加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
二、肠道菌群
最近几年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由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这种学说较为成熟,并得到验证,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 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
1.新生儿肠道内β-GD丰富
肠道内β-GD主要来源为母乳新生儿自身也可产生,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后也可产生,但产生较少,β- GD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经小肠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引起黄疸 。
2.肠内β-GD活性高
新生儿小肠中β-GD活性高,为成人的10倍 。
3.胆红素排泄少
新生儿摄入不足,肠内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可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 。
4.胆红素重吸收多
有人发现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胆固醇,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 。
为什么婴儿母乳喂养的生理性黄疸,有些长达三个月才退?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的建议: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 。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 。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
为什么婴儿母乳喂养的生理性黄疸,有些长达三个月才退?

文章插图



如果宝妈不是非常清楚宝宝黄疸的病因,分类需要尽快寻求医院的帮助,有效的治疗对您和宝宝都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随意用药,盲目使用所谓的“土方子” 。

至于,黄疸消退时间的长短与宝宝的体质与饮食习惯有一些关系,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