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种类很多,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何种植?( 三 )


◆ 覆土方法:把备好的覆土轻轻均匀地撒在菇床上的料面上,厚度3CM 。覆土应当保持疏松状态 。不要往料周围贴泥土,防止影响料内的透气性,覆土前发现床面上栽培料太干,应少量细水喷湿,然后覆土,或将干料取下一部分后覆土 。
出菇管理与采收
在正常情况下,覆土7天后,菌丝开始向土内蔓延和扭结成菌丝束,10余天开始分化原基和出现幼菇,从出菇到采收结束,称出菇期 。这一阶段的管理要点主要是通风、增湿、防高温和防治病虫害 。

口蘑种类很多,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何种植?

文章插图
1、出菇管理 。出菇阶段对氧气吸收量很大,一旦通风不良,不仅会影响蘑菇正常生长,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还会引起蘑菇中毒死亡;因为喷水较多,空气湿度大,还容易发生病害,造成严重减产 。因此,必须保持菇房或菇棚的良好的通风状态,除大风或降温天气,应当昼夜通风 。菌丝内营养的运转和蘑菇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这一阶段在通风的同时,适时适量地喷水增湿至关重要 。喷水时间与次数,要求一看覆土干湿、二看天气晴雨、三看蘑菇生长有无异常 。
口蘑种类很多,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何种植?

文章插图
一般年份,坝上比较干旱、风多、覆土水分蒸发快 。发现覆土表面干燥变色,就应当及时喷水,掌握小水勤喷的原则,使覆土始终保持“黑墒”的含水量;7—8月份进入多雨季节,尤其是下雨天空气湿度过大,必须根据天气状况喷水,晴天适量喷水,阴雨少喷或不喷水;出菇期是蘑菇的多发病阶段,每天结合采收,详细观察幼小蘑菇的生长状况,一旦出现生长缓慢或变色,尤其出现死菇后,应当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香口蘑属于中低温食用菌,在坝上的出菇期,正值7月下旬至8月初的高温季节,蘑菇棚内连续出现21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蘑菇的生长和原基分化则会受到严重影响 。尤其在高湿条件下,会引起幼菇大批死亡或招致褐腐病、褐斑病发生蔓延,影响蘑菇产量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高温季节采取强通风,在菇棚顶部加厚覆盖草帘或加设遮荫网,防止菇棚内连续高温 。
2、防治病虫害 。在坝上普遍发生的蘑菇病虫害有褐腐病、褐斑病和菇蝇、菇蚊等,尤其是旧菇房更应当做好及时防治 。防治蘑菇病虫害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 。旧菇房或旧菇棚,在栽培料上床之前彻底清扫,并采用甲醛或消毒气雾剂严格熏蒸消毒,而后周密喷洒500倍敌敌畏多菌灵混合药液,消灭在菇棚内的潜伏越冬的病原、虫卵 。发生褐腐或褐斑病之后,采取强通风和停止喷水等降温、降湿措施,控制病害蔓延 。防治菇蝇或菇蚊,主要是用高浓度敌敌畏稀释液熏杀成虫 。即在菇棚的地面和墙壁上喷洒500倍药液,每两天喷一次,严格禁止朝菇床上施药,防止造成蘑菇污染 。此外也可以喷洒菊脂类低毒农药 。
口蘑种类很多,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何种植?

文章插图
3、蘑菇采收 。为了确保菌褶不外露,应在蘑菇边缘尚未离开菇柄至刚露出一丝菌膜时及时采收 。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盖,轻轻旋转一下,使菇柄和菌丝与周围幼菇离开,然后轻轻上提蘑菇即可 。采摘时动作一定要轻,防止拉出或伤害周围的幼菇或原基 。采摘后应及时覆土把采收蘑菇后留下的坑填平,覆盖好露出土面的菌丝和原基、幼菇 。为防止泥沙、污染菌盖,应在采收后及时切掉蘑菇柄末端的泥根,及时进行晾晒 。
总结:人工栽培口蘑经济效益目前还是不错,投资不多,如今在内蒙古以及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栽培,相信随着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的努力,今后将有更多的食用菌品种成为人们餐桌的常客,也为更多的种植户带来不错的收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