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有什么区别
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在致病原因、临床表现等方面有所区别 。
【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有什么区别?】1.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是指身体受累部分主动保持某种姿势时出现的震颤,在运动及休息时消失 。偶尔也可能在动作时略为明显,但大多在固定某一姿势时最为明显 。临床可见于特发性震颤 。可表现为手部、头部的姿势性震颤,在持物、写字时出现,影响精细动作、书写和进食,在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
2.动作性震颤
动作性震颤是小脑损伤病人的症状表现之一,在运动时出现 。小脑损伤者,可无法进行肢体运动稳定性的调节,出现运动障碍症状,如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稳定性等,特别表现在动作的开始、停止和改变方向时,是一种所谓共济失调性震颤 。如临床进行指鼻试验时,患者可发生辨距过度或不足,方向发生偏移,并出现明显的震颤运动,故又可称为意向性震颤或称动作性震颤 。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孙庆利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 哺乳期乳头红肿刺痛怎么解决?
- 洋辣子的天敌
- 黑米减肥法女性减肥不可错过
- 浸润性乳腺癌二期严重吗?
- 悬浮吊顶线性灯槽的做法!不仅好看而且能在视觉上增加空间的高度
- 呵护女性健康教你9招对付霉菌性阴道炎
- 每个得化脓性脑膜炎的都有后遗症吗?
- 10岁小孩暴躁易怒,独立性差,应该怎么引导?
- 女性到了30岁左右后乳房还可以二次发育吗?
- 男性误服避孕药,对身体有危害吗?真的会影响生育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