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言传身教,达到知书达理了就会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习惯的培养,需要家校共育,我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回答 。
先说家庭,起点是农村孩子,家长可能自己文化程度不特别高,也可能是孩子的教育由爷爷奶奶代劳 。于是,我的建议是容易落实的 。
1. 和老师保持联系,多沟通,毕竟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据一天大半 。农村淳朴的老师对主动关心孩子情况的家长,是很友好有爱的,家长关注,老师会更用心 。
2. 以身作则 。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在孩子面前你就是什么样 。带孩子在超市吃货架上的散装糖果瓜子,可能孩子就会认为这不是恶,从小埋下的种子长大会扭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
3.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家庭的一份子,就让他承担任务,学习不是唯一,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
但是基于农村多留守儿童的现状,我还是想重点谈谈学校教育,学校如何培养农村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
1. 利用好升旗仪式,每周的升旗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全校师生参与,所以这是很好的思政课舞台 。要组织好国旗下讲话,明确想传达给学生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参与讲话,树立良好风气 。
2. 小学可以班级小红花制度,对行为习惯量化打分,发小红花来鼓励好行为的养成 。中学可以通过流动红旗制度,班级共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3. 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定期学习某种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怎样养成 。
4. 可以进行征文比赛,写写身边习惯好的人,写写自己,通过宣传来带动大家行动 。
家校共育,农村的孩子才能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健康康,茁壮成长 。
谢邀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在城市定居了 。一路来很不容易 。
就我的经历,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入手来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习惯 。
第一个,就是要养成热爱看书的习惯 。
这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叮咛,老师教育都可以做到,从看一些童话书,故事书到知识点多,有哲理性的书,尽量以有趣为主,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能力很重要,很多人满了18岁还人云亦云,不会提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就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
第二个是农村的教师或者社会的公益组织多让孩子们看看农村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城市孩子的学校和城市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 。
农村的孩子眼界闭塞,农村的教师普遍水平不高,一旦教的不好,孩子没学到知识不说,更多的是让孩子对学习和学校这件事情失望,农村里很多辍学打工的学生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对学校和老师失望,在学校没有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很少管孩子,甚至管了也是囫囵的方法,不科学,所以需要去城市开拓一下眼界 。即使农村的孩子不能得到城市孩子那么好的条件,但是他们知道理想的学校和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会有希望和反抗生活的力量 。有了对比,他们做事情也会更加灵活、更顽强向上,会想如果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会怎么做怎么想,这是开放和对比的思维带来的行为习惯上的改变 。
第三点是适当的做农活 。
这是农村避免不了的,做家务做农活 。从小开始接触这些能锻炼孩子做事情的能力,从小就知道做事情要追求结果,要负责任,事情没做好会出现经济上的损失 。但是偏远的农村,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适当安排,过多的家务事会耽误孩子学习时间,学习比做农活更加重要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良好习惯都是受父母和家里的长辈影响的,所以身为父母,一言一行都要做好榜样!
- 你用小宝宝的胎毛做过胎毛画吗?感觉如何?
- 怀孕后恶心呕吐是什么原因?如何可以减轻?
- 如何找到对的人谈恋爱?
- 夏季拔罐减肥 如何制定拔罐减肥食谱
- 枸杞燕麦酥如何做
- 如何看到自己微信评论
- 如何设计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模板?
- 下周部分地区强冷空气来袭,剧烈降温后对小麦播种的影响如何?
- 生产车间如何安排生产计划?
- 如何给婴儿冲奶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