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当滴滴遇到来自美团这样的平台竞争时,怎么办呢?以不变应万变并非好选择,因为平台竞争往往发生在力量相当的几方之间 。面对这样的平台竞争,其实滴滴所做的正是陈威如书中所建议的首要竞争策略:“采取与对手相称的商业模式” 。也即是,滴滴应采取与美团对称的商业模式,认真地进入外卖市场或者美团的其他主要利润池市场 。至于之后滴滴会不会联合酒店机票领域的大玩家比如携程来合纵连横,与美团展开更全面的竞争?如果它们之间的平台竞争持续下去,这未必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
(作者方军,系互联网行业观察者)
“滴滴4月1日上线外卖业务”的消息在圈内热传之际,美团也高调对外宣布美团打车将在北京等多个城市上线 。但其实滴滴跨界外卖领域,美团触角伸向打车业务,淘宝重回低价模式,都有着相似的目的,那就是对抗竞争对手 。但从目前的市场关注度与民意倾向度来看,相对于滴滴外卖搅动出来的声响,美团打车更为来势汹汹 。

文章插图
【滴滴为什么要做外卖?美团为什么做打车?】对于美团来说,它的布局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覆盖,而做打车也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延伸,补足自身吃喝玩乐之外的出行版块 。对于司机来说,对于美团的到来也几乎一边倒表示欢迎,因为补贴力度非常大,当天车费不足600元,美团会直接补齐600元;当天车费达到600元时,美团会额外奖励200元 。

文章插图
对于滴滴来说,过去补贴多但随着一家独大的格局逐渐形成,补贴少了、抽成多了、高峰期加价了,从用户端到司机端都有怨言 。这个时候,滴滴也必然要扩展自己的业务链条 。
市场确实需要竞争,不管如何竞争,竞争期间的补贴对用户还是有利的,但竞争以后若是一家独大最后吃亏的还是用户 。
网传是因为王兴和程维在一次聚会上闹翻了脸,然后美团的老总王兴为了报复程维转头去做打车业务,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很难站的住脚的,两家都是几百亿规模的企业,如果两家公司的掌门人连这点格局和度量都没有,像小孩子一样你骂我一句我踢你一脚,那这两家公司也做不到这个规模 。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场常见的商业竞争,在共享经济的思维模式下,打车业务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规模较前两年可以说是级数级的增长,而且这个市场也被滴滴整合后,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长时间一家独大就会有很多矛盾产生,特别是网约车司机和滴滴平台之间,因为滴滴每笔业务抽成达到20%,很多滴滴司机叫苦连天,很多司机是下班后兼职做的,本来想赚点前,结果除去油费和罚单,累死累活的也赚不到什么钱 。在这种矛盾下,美团就看到了商机,美团本身就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而且用户的粘性都比较高,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快速的推广打车业务,8%的抽成,直接腰斩滴滴,而且很多看到打车业务商机的大佬也大量的投资,美团的推广也不缺少资金,从去年底在南京首次上线,到现在几个大中城市上线,可以说推广的很顺利,对于滴滴7年打下的江山已经造成威胁,可以说美团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上线打车业务后,商业版图继续扩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更有助于提高用户粘性 。
而滴滴做外卖倒显得是对美团的一种回应,但是也是一种商业竞争,虽然前期外卖业务经过洗牌,现在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平分天下的局面,有人再想来分一杯羹已经很困难了,毕竟百度外卖都被兼并了,但是谁都知道外卖业务这块肉有多肥,一来现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大家对外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二来中国有超过两亿的单身人群,是外卖的主要受众人群,三来前段时间快递员集体辞职送外卖,就知道外卖有多赚钱了 。滴滴也想借助自身巨大的用户群体去拓展自己的业务,同时也是对美团的一种回应 。
-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打妈妈?
- 盐为什么要加碘
- 张继科积极否认新恋情,为什么不回应全网都在磕的科雯恋?
- 婆媳之间为什么总是不好相处?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 李世民和李渊在晋阳准备起兵谋反时,李建成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谋划?
- 为什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有些学生在唱国歌环节却只顾说笑?
- 一个人在极度悲伤,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为什么总是会梦见去世的亲人?
- 凌霄为什么离开九年
- 为什么许多医院做种植牙直播啃苹果而不是嚼馒头?
-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做的梦都是和小孩有关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