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善于大开大合,放得开,收得拢,这首诗前八句从空间和时间上把征战的壮阔过程和结局写清楚了,后四句再写参与征战的戍客与家中思妇的相思之情,尤如大环境下的特写,充满无奈,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个人的命运在大环境下显得如此渺小,死了就死了,死的是生命,不舍的是感情,因此对战争的思考应该多些理性的因素吧!李白用艺术形式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意见,不见得是反战,而是用家家都可能经历的事儿促使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这诗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让读者体会,那就是对胜利的渴望,虽然不着一字,但我感觉意思在里面,因为只有战争胜利,亲人才能团聚啊,李白的诗很少给人悲戚感,也许原因也在这里 。谢邀
问题:“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如何欣赏李白的诗《关山月》?
这首诗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归类于《乐府》,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关山月》创作的五言排律 。
不过,李白的这首关山月,是以排律的形式写成,相比较李白其他的不标准的格律诗来说,这首关山月还是比较贴近格律诗的 。
格律诗有四个要求,平仄、对仗、黏连、押韵 。李白这首诗只有对仗不太严谨(第2联、第4联不对仗),其他完全符合排律的要求 。

文章插图
在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到过通篇不对仗的格律诗:
相比李白“牛渚西江夜”那首通篇不对仗,这首《关山月》已经算是很工整了 。至少有两联对仗:
与关山月相关的诗,其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
这首诗更是如此,全诗表达的意思就在结尾这四句:
前两句写的是守卫边关思念家乡的战士,后两句写的是高楼颙望思念征夫的亲人 。

文章插图
李白这首诗是一首标准的边塞诗,加入了闺怨诗的内容和感情 。
1、纯粹的闺怨诗,例如王昌龄的《闺怨》,通篇只写怨妇:
2、纯粹的边塞诗,通篇只写征人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文章插图
唐诗三百首中的乐府诗,除了李白是按照排律的方式创作关山月以外,沈佺期的乐府诗《独不见》则是一首完全标准的七言律诗 。这是初唐诗人受到格律诗影响的一种表现:
@老街味道
这是李白创作的边塞诗,可与王昌龄,高适相较 。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关山月:乐府曲调名,横吹曲辞,戍边将士常马上奏唱 。
天山:祈连山,距长安八千里 。
玉门关:通西域要塞,敦煌以西,距长安三千六百里 。
白登道:典故,《汉书 匈奴传》“昌顿(匈奴首领)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
未应闲:应该不会停止的 。

文章插图
前四句为景,关,山,月,云,风,
明 胡应麟评:“浑雄之中,多少闲雅!”
皎洁的月亮从祈连山上缓缓升起,逐渐弥漫在茫茫的云海间,长风掀起尘土沙石,狂卷几万里,玉门关外,是层层的风沙遮蔽...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被人遗忘,不得春风的愁苦愤激之语 。
景: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却是夸张的写实,边关奇景,壮丽中透着荒凉苦寒,离京城太远,被遗忘,是边关要塞,又非同寻常,壮观与凄苦融合得让人不寒而栗!
- 美国黑色星期五哪个网站有活动?
- 爱上笑脸 和“笑脸中国”一同感受生活
- “过年”的含义和意义究竟是些什么呢?
- 陈梦努力冲击“大满贯”王曼昱突然崛起,孙颖莎又是什么角色?
- 梅州四国赛,中国女足能赢韩国女足吗?能为男足“报仇”吗?比分会是几比几?
-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你最爱哪首?
- 敏感肌肤如何护理才能“养”出婴儿肌?
- 如何应对身边至亲“小人”,妯娌之间?
- 风靡一时的“骗自己减肥法”大曝光
- LGD对战FPX首发,打野Condi被“除名”,竟让辅助RD去担任打野,康先生是假赛实锤了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